王安石《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韩愈《马说》(节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伊吕两衰翁”是写人才的其貌不扬,难以辨别,又暗含大器晚成,桑榆非晚的意思。这与韩愈《马说》中写因“食不饱,力不足”而“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千里马如出一辙。
人才锻炼形成之难,则犹如千里马养育之难。千里马须“一食或尽粟一石”才能日行千里,驰骋疆场;人才须“历遍穷通”,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砥砺杰出品质,锻炼过人意志。但是遇不到赏识他们的人,也只能与时代和功绩擦肩而过,就像一颗默默无闻的流星。以人才的埋没到老,无所作为为人生最大遗憾,而痛惜慨叹,则充分体现了韩愈和王安石两代文宗的儒家思想观念。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和伊吕“偶”相逢,写出了名马与良主、人才与明君相遇之难。因为历史上的商汤娶莘氏之女时,伊尹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商汤擢用他灭了夏桀,他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与周文王相遇,受到重用,辅佐周武王灭掉商纣,成就大业。
写人才的穷通际遇的结局,用 “老了英雄”与“风虎云龙”的对比,正如“骈死于槽枥之间”与日行千里的对比。进一步阐明人才只有身逢其时,才能做到“兴王只在笑谈中”,“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般卓越超凡。这又与开头描写“一为钓叟一耕佣”作对比,说明只有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们才能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不负时代和人民。
最后,两个作品都强调了机遇对于人才建功立业的重要性。伊吕后世的蜀相诸葛亮,正是因三顾茅庐的刘备而实践了“隆中对”的政治蓝图,成为杜甫笔下“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一代贤相。无论是伊吕诸葛,推动他们创造伟业的贵人,既是伯乐和明君,同时又是时势,即伟大时代,这才是成就人才的最大机遇。
我们正处于人才辈出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需要更多人才前仆后继,接力奋斗。“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不正是对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伟大事业,学以致用,建功立业的鞭策和激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