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师者行,路遇两孩童争辩,上前问之。
此二者所辩乃一字之音,杜牧有诗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孩童云:“家父授吾此字应为斜(xiá),且读斜(xiá)可体现全诗押韵,汝可知何为韵乎?”另一童曰:“吾兄告我此字定是读斜(xié),因为世人皆读此音,且字典亦有,汝可曾见字典有斜(xiá)之注乎?”
二人见师者来,便以此题问之。师者笑曰:“你二人之言皆有理,然此事确如前者所言,此字念斜(xiá),因诗句押韵。或此字古有此音,后被废弃,此事已不可考。字常有不同音于词中,如说(shuì)服,中说念说(shu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你二人有争议知问询长辈,查询经典,此实属可贵矣。”二人曰:“汝为师,我等信汝之言。”
有好事者将此事报于官家,官家使人查之。知此类文字多数误读,便下发公文,规定误读为对,废弃之前之音。
有老者曰:“读字有误,此为文化素养不足,不以师者纠之,反以错为对混淆本音。官家此举犹如饮鸩止渴,谬矣。亦可见现今对师者何其不尊。”或曰:“有国废黜汉字不足百年,便有无人可读古典之悲,此等不纠反改可有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