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讲的是一对父母并没有随大流花大钱去给孩子买学区房,而是带孩子环游世界,领略人生百态,感受世界万千。不少评论都说这对父母可以带孩子环游世界,起码得有很丰厚的家底,认为作者在变相炫富,很多人都说他们读了一篇烫嘴的鸡汤文。而我认为,作者其实是想表达每个家庭培养孩子的重心和方向都有所不同,只是这对父母选择了一种非主流的方式,想让孩子拥有不一样的童年,看到学校里不曾看到的世界。是买学区房给孩子争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带孩子环游世界体验生活,到底哪种方式对培养孩子更有利,谁都无法准确评判。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我想在于这篇文章有标题党嫌疑,有钱没钱都改变不了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父母之心。
现在的孩子,少的都至少有一项专长,要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要么弹得一手好听的钢琴,要么具有不错的绘画技艺,又或者一口英文说得溜溜的......多才多艺的更不在少数。孩子的教育趋向精细化。可是,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不少孩子吃遍了山珍海味,却无法辨识很多日常的瓜果蔬菜和飞禽走兽;有的孩子奥数成绩顶呱呱,对如何处理一团糟的衣柜书桌却一点头绪都没有;有的孩子唱歌跳舞行,却不会换演出服;有的孩子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得清清楚楚的,就是常常忘了另外一只袜子丢哪了......似乎,现在的孩子身上少了点烟火气息。
现在的孩子与当年还是孩童的我们相比,好比两个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来自城市的小男孩聪明灵活,见多识广,生活多姿多彩;来自乡间的小姑娘质朴乖巧,生活平淡无奇,却也不失乐趣。在当今这个经济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匀的大环境下,孩子应该被施以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素质教育。大把大把砸钱也不一定砸出个智商情商双高的孩子来;没钱也丝毫不影响父母言传身教,寒门出贵子的事例比比皆是;名为爱孩子实为宠溺孩子的做法更不可取,一些所谓的“保护”是否真的有必要值得反思。我的爸爸妈妈在这方面也存在分歧。爸爸一向主张不能把他们的心事烦恼透露给我知道,应该让我心无旁骛地工作学习;妈妈则不认同,她认为小孩子也有权利知道家里的大小事情,要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父母的不易,学会分担和承受。确实,孩子总有一天会变成家庭的主心骨,成为父母的依靠,若一直被捧在手心里供着,一旦走下神堂就容易受挫,难以招架生活的无常。
给孩子的教育加点“烟火气”,是让孩子远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作风;是指不要只顾着填充知识的空白,而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养;是让孩子学会感知生活,做个有心人,避免情感呆滞;是提醒父母不要一味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成长,更应充分重视上层建筑的教育。试想一下,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吸引他注意力的不是一部手机,而是一张老照片和一个成长的小故事,或者他会变得情感细腻,快乐来得更加简单;当孩子要外出时,带他去的不是游乐园,而是小乡村,或者他还能见识到老牛耕田、农民插秧是什么样的;当孩子放学回到家,与其督促他赶紧写作业,不如让他去楼下买瓶酱油,让他学会使用人民币,掌握沟通的技巧;当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忙洗碗时,不必担忧他们会把衣服弄湿,不必担忧他们洗得不干净,有时你的过度担心无形中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哦......
多数父母毕其一生都给不了孩子黄金万两、良田万顷;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也只能知晓当中的一点一滴;而一生的时间又太短,无法一一领略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给孩子的教育加点“烟火气”,让孩子去奔放,去体验,去解密人生的方方面面,他们身心健康、脚步坚定、内心充盈,可比什么都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