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在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收获颇丰,其中最抢眼的荣耀便是这部韩国影片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部非英语片的最佳影片奖。此外,它还囊括了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有人不禁好奇,这部电影为何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
“你爬了十层楼,可能才达到别人的地下室。”这是电影《寄生虫》中的台词,可想而知,贫富之间的差距难以逾越。
电影《寄生虫》剧情梗概:无业游民金家的大儿子机缘巧合地进入到社长家当英语家教,于是机灵的大儿子又巧妙地把自己的妹妹介绍进来当美术家教,继而兄妹俩又通过手段将本来的司机和保姆挤走,替换成自己的父亲、母亲。这家人通过制造一系列“巧合”都顺利进入社长一家工作:司机、保姆、艺术老师,全方位和社长一家的需求衔接。
这一家人成功进入社长一家之后本以为会顺顺利利挣大钱,但一场暴雨带来了这部电影的第一个转折。富人家的前保姆回到主人家说是拿遗忘的东西,没想到却揭开了这座豪宅还有地下室的秘密。而在地下室里,住着的还有前保姆的丈夫。同为“地下”阶层的两个家庭在这个时候针锋相对,开始了一场“抢食战”。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并没有过多地讲阶级斗争。即两个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比,并不是用明显的“你争我夺”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两个家庭之间鲜明的差距对比来放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最聪明的蝼蚁,最愚蠢的上流”。这是《寄生虫》获奖后,给出的一句极其讽刺的短评。
穷人一家四口,有着骗倒富人阶层的口才和技术,有着排挤构陷他人的心机,因缘际会进入富人家帮佣,在此之前他们是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总是被局促不安和拘谨束缚所包围。这家人通过制造一系列“巧合”都顺利进入社长一家工作,开始了想要改变阶层属性的“寄生生活”。
富人家庭是一个配备管家和司机的家庭,幸福的一家四口,有小儿子和大女儿。富人因为有钱,所以善良从容,根本看不见眼皮子底下有“寄生虫”,因为他们不需要争抢,他们身居上流,生来就是赢家。在大部分观众看来,有钱的社长一家的人物设定看起来都是那么善良、合理:社长虽是靠太太上位,用现在时髦的话语来概括他就是“凤凰男”,但为人温顺,也很在意自己的身份,因此在家中比较顺从,很爱小儿子多颂;女主人和蔼温婉,有时候举动甚至可爱;以及有教养的大女儿和可爱的二儿子……
在影片中,富人家庭似乎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影片也没有像以往批判阶级的电影那样将富人刻画成只会贪图享乐。相反,电影中富人一家工作勤恳,家庭也和睦,这就使得穷人一家的行骗似乎显得有点底气不足。富人家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对下层人的排斥,这是上层人的优越感,改不掉。
在影片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词,就是“味道”。导演在影片中多次强调“味道”以及富人一家对异味的嫌弃。从社长家的小男孩最初发现骗子一家味道相似,到穷人一家努力改变自身发出的味道,那么究竟穷人一家拼命想要除去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穷的味道。
在穷人一家利用各种手段进入富人家庭工作后,当他们感慨自己也要跻身上流社会了,然而好景不长,富人家里小儿子发现了家里这四个人有着同样的味道。这是什么味道呢?大概是贫穷的味道,是常年蜗居地下室的酸腐味道,是骨子里自卑的味道,是想要得到体面生活而被欲望激起的味道。电影中很巧妙地刻画了一幕幕有关“味道”的特写,例如,女主人在闻到司机身上的味道时,很体面地、悄悄地按下了窗户;大雨过后女主人那句“雨后让空气和城市更干净”似乎也在一语双关暗示着什么;最后,“气味”将电影情节送到了一个高潮,当社长捏着鼻子去拿车钥匙时,其实社长捏着鼻子并不是对司机身上味道的厌恶,而是对前保姆丈夫身上的气味恶心,但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给富人当司机的金先生,他拿起刀刺向了社长的心脏。可以说,“味道”是电影的一条主线,是冲突的起源与终止。
看似“人畜无害”的富人一家,却被穷人的心思伎俩耍得团团转,甚至没有一点防备心理,任人侵吞蚕食而毫无抵抗作为,这似乎有点不符合逻辑。但这是电影中的情节,根据电影铺排的需要,从剧本的角度出发,影片一直在拿两个群体的生活细节做对比,朝着电影的主题表达而去。
穷人一家为了生存,也为了报复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最后忍无可忍杀了富人一家。这说明了什么?即使富人们善良、温情,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底层人的暴力,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的体现。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日夜不停的剥削。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悲哀,穷人的失败似乎又都有其自身的原因:父亲阿Q式的生活态度,哥哥几次高考落榜。穷人家为富人家工作时,趁富人一家外出旅游时,自我沉醉似的认为这是自己的房子,仿佛那一刻整个偌大的房子顿时成为了他们的新家,四个人在客厅里开怀畅饮。依附富人,看似生活变好,实则是贫富差距之下的虚假繁荣。
诚然,谁都想摆脱贫穷,谁都想打破社会阶级固化的壁垒。但是很难,贫富差距无形之中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就像立起了无数面墙,任凭风吹雨打,它都岿然屹立、纹丝不动。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底层沦陷”,它是整个社会沦陷的一部分,不过要比整个社会沦陷的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因为底层没有更多的资源来抵抗沦陷的过程。
看完整部电影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商业电影,难免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观影后还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无法抹平的震撼。整部电影最精妙的比喻就是电影的名字——“寄生虫”,这个概念融入了这部电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比如,贫与富的沟壑如何跨域?“寄生”到底是一种主动选择,还是在所有的选择都落空之后,自然而然地下沉?这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悲剧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有,还是在全人类社会中都有其恐惧的存在?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国度上演。
影片到底是什么滋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需读者自己品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