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喝了第一次在老师家采购的茶,大概是18年吧,老师说刚开始喝茶,先喝一个干净的茶。当时这个毛片还是当年的,有点火气。由于买了一大包,我喝的又比较慢,每次投茶量不大,喝到至今,大概还有50g。上周是乌龙茶课,所以把它拿出来作为这周的样本。这次特意拍了干茶的照片。
最近为了听茶在壶里清脆的声音,一般温壶后都会注重把里面的水滴尽,然后拍打壶身,感觉是在唤醒茶叶,这种和茶叶在喝前的“沙沙”对话也是让人愉悦的。
此时同事还没来,但水已经烧开了一会了。我就先开始润茶,一般润茶的那杯就自己喝了。此时同事来了。我先给她喝了一杯白水,她开心的说:啊呀,待遇也太好了。风尘仆仆的赶来公司,能喝上一口暖暖的白水也是很幸福的。每次这个同事来了后,感觉都能改变我们公司相对于比较沉闷的气场。
当然同事一来我也比较兴奋,可能心情好了点,但是就没有刚才的沉着了。我开始尽量调整自己。但是期间总是会担心水要凉了,就会有些焦急。
今天第一泡茶,我用老师上节课讲的禅师的喝法教我的同事,哇,她惊叹了,确实味道不一样啊,又柔又润。
第二泡:也是在调整中,但兴奋劲还没过。
第三泡:泡茶等候时间延长些。想滋味更浓郁些。
第四泡:追香。追香后明显香气立了起来,也有点岩茶感。
第五第六泡:也是慢慢调整自己。茶汤都感觉还是平淡了些。
第七泡:想喝更香点的茶,就让同事泡了一下,她的茶汤会有些花香的味道,但整体也会有少许烫。
第八泡:由于茶的滋味淡了,我们等了比较多的时间去泡茶。
最后一泡,我大概闷了半个小时。这泡比前几泡都清新了许多。香气也是淡淡的,再吃了同事自己做的奶香味全麦面包,感觉好般配。
ps:乌龙茶的特点是绿叶红边,但是如果炭焙过以后叶子会偏褐就看不到红边了,还有些球型乌龙茶(铁观音)为了不要有碎茶而采取了去掉红边的工艺。而这个毛片属于毛茶,还是粗老叶并带梗(一般岩茶都是不带梗的,当然有梗茶会甜一些,可能也不符合岩茶的那种特性,和制作工艺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