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带着丹妮去健身房,就在小区里。健身房楼上就是幼儿园,楼下是个广场,每天下午都有一大波孩子在玩耍。
运动结束我们一起冲凉,丹妮问我:妈妈等下出去我可以在楼下玩会吗?说不定我能交个新朋友。我看了下表,7点,于是跟她说:可以,给你半个小时去玩。
没想到一出门,就碰到丹妮的好朋友,俩人一溜烟没影了。我跟妈妈也很熟了,聊起来。
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到了,我就把孩子们喊回来:丹妮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祎祎也该回家吃饭了。俩孩子正尽兴呢,谁都不肯走。然后祎祎还拉着丹妮要去他家吃饭,这下好,丹妮更来劲了:我要去祎祎家吃饭!俩孩子难舍难分,祎祎妈妈又特别热情:走吧走吧去我家吃饭,让人有点不好意思拒绝。可我确实还有一堆事要做,这个点也不早了,我就跟俩孩儿说:明天吧,我们约好,明天下午去你家吃饭,丹妮正好要给你带绘本呢!
祎祎拉着丹妮的手,就是不放[捂脸]。祎祎妈妈又很热情。丹妮一看这架势,来劲了,就是要去人家家,让我先回家,祎祎妈妈会送她回来。我好说歹说都不行,最后几乎出现了又哭又闹。然后突然意识到:我完全是在顾着大人的面子,让孩子模糊“界限”了。
于是蹲下身来,认真地告诉丹妮:今天我们不能去祎祎家,妈妈答应你的让你玩半个小时,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要回家了。今天我们并没有约定要去小朋友家,你这样不守约定,妈妈很不舒服,心情也不好,这样的话,以后我可能会非常不愿意答应让你在广场玩了。
然后告诉祎祎:你们两个如果每次玩完都这样难舍难分,谁也不回家,阿姨很为难,以后可能不会让你俩玩了。我们玩的时候尽情地玩,玩完了各回各家,明天继续玩,每天都可以玩。
丹妮很快反应过来,跑过去跟祎祎拉钩,明天一起玩一起吃饭。祎祎百般不乐意,也拉钩做了约定。
其实,我再忙,不至于拿不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小朋友家吃个饭玩一会。但最近几次,我确实发现,家长一味让步,孩子就没有了界限感,各种合理无理的要求提个没完没了,最后,总是会各种不愉快。比如昨天我如果答应去吃饭,吃完饭,也还是要上演难舍难分的大戏,以后会反复上演,并且会扩大到其他事情上,孩子会不断尝试,挑战家长的底线。
昨天我果断拒绝俩孩子的时候,明显感觉我们三个大人有点尴尬。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大人之间的面子,破坏了界限感,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事后再对孩子说教,是无力的。比如有孩子没经过丹妮的同意就拿她的玩具,我是不会因为面子过不去,让丹妮要分享要大方,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玩具是你的,你说了算。不愿意分享,你就自己拿到没人的地方玩,愿意分享,就一起玩。孩子是一定能做出做最好的决定的。给她足够的空间和界限,不要过分干涉,也是给我们自己充足的----界限感。
很多妈妈问我,带孩子去健身房,她干啥?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妨碍我们?其实我做很多事情,都会带上丹妮,出差,开会,培训,约谈,沙龙,带娃工作俩不误。自己带孩子的弊端,生生被发挥成了优势。同时也让孩子看到妈妈的每个面,温柔的,严肃的,认真的,奔放的,这对她以后做事情,很重要,言传身教嘛。工作一起,健身一起,读书一起,逛街也一起,给我挑衣服可来劲了,当然给自己买起来也不手软。
说回健身房,去之前我会征求她的意见,是否愿意陪我去健身,然后建议她带一些喜欢的东西背在书包里:水,书,零食,玩具之类的。到了健身房,把卫生间的位置先跟她讲清楚,然后把一些她能玩的器械给她讲一遍,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并告诉她哪些是她一定不能动的,有危险。丹妮最爱的是跑步机,蹦床,瑜伽球。
最后我俩出一身汗,冲个凉,回家!
青木子Vx:1340346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