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阴云密布,却似要下雨一般,但是手机上的预报是阴天,便打算乘兴夜行,常想起苏轼的《承天寺夜游》,自己也觉得夜晚乘兴走走,不仅是自己的放松,亦是一个人的狂欢。
在从老校区走出来的路上,常常遇见各式各样的行人,有路边推着三轮车卖着麻辣烫的大叔,有在路边你侬我侬的情侣,也有出门散步的夫妻等等,加之汽车来往,即便是晚上却也显得格外吵闹,橘黄色的路灯使道路两旁的树垂下一片片阴影,我便在着阴影与光亮中穿行着,好似一个过客在时间的长流中穿梭,虽有留恋但不停留。只是默默看着人来人往,心中却也是许多淡然。
接着直行转到转角的西津门的城墙下,这里向来都是车流甚多的地方,当然是相较于西津路的其他路段,在这片老城区中少却了许多城市的喧嚣气息,却也更让人体会到赣州古城的文化底蕴,顿时升起一种“游人只合江南老”的感觉,想必当年韦庄在江南的游历必是感受极深。
从西津路走到郁孤台旁的小巷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路边各式各样的小店,错落在路边两旁,比起钓鱼台和文清路的繁华与热闹,我则更喜欢这番相对的冷清,也许是时常在家乡的夜晚出行,喜欢仰望着天空,因为总觉得在遥远的太空中存在太多未知,天空便是这样笼上了一层神秘感。
走进郁孤台旁的小巷里,仰头便是一排排倒放的油纸伞,有凌霜傲寒的梅花,有含苞待放的桃花,还有各式的山水画,如此美景,却真赞叹如此构思的巧妙。在伞的上面搁着灯泡,夜晚便亮起灯来,照映下来的灯光撒在每一个路过的人身上,好似这些伞儿都有着生命,不断向人们传播着古风的韵味。初见惊艳,再见亦然。待我走尽小巷,再回头俯看它时,却不似在2017的现代了,更像回到了百年前的民国六年了。一霎那的恍惚,似梦似幻,却又是如此的真实。
紧接着便爬上古城墙,漆黑的夜晚里,寂静的河流旁,独自望着那无尽的黑夜,想要去触碰却也是不可及。西津桥的倒影浮在水面上,在这江面上更添几番亮色,转眼江对岸的村庄散着些许的灯光,就如在深渊中的些许光亮,给人与希望一般。想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面的一句话“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众生度化了佛祖。”正是这黑夜,才点缀出光亮,才让远方的人看得见这如同希望的灯火,给人已前行的动力。
渐渐,华灯初上,夜晚中一片黯淡的客家大院里变得灯火通明,与湖中的倒影交相掩映,显得格外的明亮。徒步漫行在这城墙之上,心随境转,不知觉夜已深了,唯有耳畔一直听着崔开潮的民谣
“让我随你走入,光影中一斛
淡淡铺落心途,把路看清楚
让我偏执坠入,不管也不顾
淡淡思量有你,含笑有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