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慢时光,慢生活日记系列——记录北欧生活日常》连载
时间:2020年8月12日 地点:斯德哥尔摩 天气:晴
这一周,是瑞典中小学正式开学前的最后一周。幼儿园里热闹非凡。每个幼儿园都开始了迎新的柔性入园适应。送弟弟妹妹去幼儿园时,看着家长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情景,不禁让我想起了十年前,Mike初入园时的场景。
Mike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他成长的每一步,不仅对他,也对于作为新手父母的我们而言都是新奇的初体验。
当时,我们给他挑选的是一家英文幼儿园。很不巧的是,这家幼儿园当年因为不合瑞典教育方式,被瑞典教育管理部门勒令关门整顿了。(瑞典幼儿园崇尚玩中学,反对英文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孩子坐在教室里填鸭式教学);很巧的是,我们住所附近的一个幼儿园提前给了我们入学许可。(因为这家幼儿园只收75个孩子,娃爸提前一年就替Mike申请入学,终于排上了。)
差不多也是8月中旬,孩子开始柔性入园适应。经过漫长的3周柔性过渡后,Mike开始正式的幼儿园生活。尽管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当时21个月的Mike逐渐适应,已能在幼儿园吃午饭和睡午觉了。两周后,Mike入园后第一次生病,瑞典的幼儿园都有明文规定:如果孩子生病,防止交叉感染,家长必须接他回家休养,完全康复后还需在家观察一天才可入园。于是Mike在家呆了一周时间。
9月中旬第一次家长会,老师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并有家长代表把家长们的意见反馈到教育管理部门。幼儿园很贴心地为我们两家来自中国的家长免费聘请了中文翻译,尽管我们两家都能用英语交流。
因为生病在家呆了一周之后,Mike重新又开始抗拒去幼儿园。他连续两天在幼儿园不吃不睡,甚至不愿意从小推车上下来,倔强地向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示威。那两天,教育专业毕业的妈妈把自己熟知的若干教育理论都搜罗了一遍,还是对这个小东西束手无策,于是狠狠心带着观望态度对娃爸说:“也许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吧!小人儿把这么极端的方式都用过了,还是不能改变什么,一样要去幼儿园,或许这样之后他会明白的。”
Mike抗争的第二天,10月初幼儿园安排了第一次face to face conversation(一对一面谈)。一对一面谈是瑞典教育系统的例行安排,从幼儿园一直到成人教育,都有这一项。
接待我们的是最初接手Mike的老师,尽管我们并未要求翻译,但是幼儿园还是为我们聘请了中文翻译。
老师先向我们了解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之后又告诉我们他在幼儿园的状况。她说:“孩子在幼儿园不适应,不仅是因为语言障碍,还因为性格倔强。他发脾气的时候,老师们说什么他都不听。为了让他不要反感幼儿园,我们尽量不跟他发生正面冲突。不是非合理的要求,一般我们尽量满足他。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会答应。”
“自从生病之后再来幼儿园,孩子又开始有分离焦虑。最近,他一直赖着小推车,不愿意从小推车上下来。我们考虑从今天开始,他不愿意下来,我们就把小推车推进教室里。2岁的孩子没有谁会看着其他小朋友玩,独自一人坐在小推车上的。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他脱离小推车,合群地玩耍。之后,我们会一直观察他的反应。”
说实话,当时听到老师们的这个决定时,我心里是非常感动的。他们理解孩子,知道孩子是把推车作为安全感的一个替代品。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尽可能地不一刀切,个性化地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解决问题。
最后老师说:“我们几个老师每个月都轮换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孩子们对某一个老师产生强烈依赖。因为老师们总会有生病或是请事假的时候,如果某个孩子只盯着一个老师,一旦这个老师离开,这个孩子就会再次产生分离焦虑。这个月,Mike由另一个老师负责,不过教室都连在一起,如果孩子有什么情况,我能第一时间赶到。另外,孩子吃饭睡觉还是跟着我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鉴于孩子的适应期相对长一些,如果你们有要求的话,过一个月,我们还可以额外再安排一次一对一面谈。”
面谈结束之后,老师就把赖在小推车上的Mike推进了教室。下午去接他的时候,老师说:“He was very happy.”尽管Mike依旧没下小推车,但较之前两天一整天都发脾气要好许多。
接下来的三四天,Mike虽然不睡午觉但在幼儿园很高兴。
周五,幼儿园带着小班小朋友去园子后面的大草坪玩,Mike先是坐在推车上由老师推着去的,到了大草坪,一开始他不愿从推车上下来,后来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得很high,他也蠢蠢欲动。老师把他从推车上抱下来,他就开心地到处跑。甚至到最后,大家该回教室了,他还不愿意回去。回到家后,Mike也是笑呵呵的。我们又看到了他久违地开怀大笑。
之后的一周,我再去接Mike的时候,老师欣喜地说:“今天Mike不用小推车了。自己在教室里玩得很棒,高兴地甚至尖叫,还和其他小朋友有互动。他把球扔得很远,另一个小朋友Max就一边咯咯咯地笑一边去捡球。”
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当时我看着Mike的变化,作为家长,我非常满意幼儿园为孩子做得一切,也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和耐心。同为教师,我从中学到的是何为真正的人性化,何为真正地尊重个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