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这问题时候,我们大部分第一反应肯定会说很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自己做的和自己说的相反。
现在流行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必不可少要填自己的联系方式和物流地址。其实这一刻开始隐私就暴露,很多人觉得这不是废话吗?但你有没有在一些APP里把自己的通迅录联系人的信息都给透露出去,甚至在刚刚使用手电筒APP注册过程中,APP提示要填写自己的信息,大部分人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信息填进去。因为我们已经给商家培养成习惯了,所以输入自己的隐私是条件反射的事情。
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快速发展的阶段,所有人的隐私被汇集成大数据。成为这类公司里的赚钱“机器”。甚至有些公司把用户数据卖给买给一些不良公司,做违法的事情,后面我就会例举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在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里面,其实根据客户的经济能力来安排计算出适当的价格。所以说每个人的价格其实是不对称的,同样一件产品在经济稍微差一点的客户价格有可能稍低,而在收入效高客户里,价格就偏高。以前信息不发达时代,商家都用信息不对称来赚取高额利润,而当大家以为在当今互联网下,价格透明化,保证商家的公平性。其实商家用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来计算出客户经济能力,然后给出不平等的价格。
我曾经去过某一私企金融小公司,就待了一个月。公司会发用户的数据给营销人员去加,其实这些数据是某一家正规的证券机构靠关系买来的。结果这公司在短短的差不多一年时间里,从这些股民中赚极高的利润,有位客户接连被骗了两千多万。最后公司被查到,老板跑人。
我并不是说以后不要输入自己的信息,但要知道自己隐私重要性。尽量不输入自己的隐私就不要输入,希望每个人都要有这种保护隐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