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我们对这个名词似乎既熟悉又陌生。
关于道德,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说:“人类生来就具有共同的道德语法,这迫使我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判断人类是否道德。”这是一个人良知的体现和展示,6-12岁孩子的道德观是绝离不开父母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有道德的孩子呢?
规矩的确是把好剑
规则的前提是清晰、一致、执行。当孩子想要看电视,你说,“一会儿才能看”,孩子可能就会哭闹起来,嚷嚷着现在就要看,但如果你换种方式说“你去房间做完作业,并保证85%以上的正确率,你就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既尊重孩子的需求,又能保证作业的准确率。清晰一致的规则和父母实施到位的共同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那这个规则只针对孩子吗?
哈哈,你太天真了。
每一次为孩子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家长也需要评估自己教育行为的效果。
也就是说,作为真正的教育者,父母要懂得审视自己。一些父母之所以很难改变孩子的行为,大多是因为他们没有客观地审视自己,或没有抓住最佳的教育机会。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中文版的《超级保姆》,虽然片子是几年前的,但情节都是美国家庭中真实发生的家庭教育实景真人秀。“超级保姆”会像一个家庭指导师一样,观察、记录、指导。
例如“超级保姆”会观察在早餐时间,孩子不愿早起发脾气,妈妈一边在厨房忙碌早点,一边要想办法让儿子起床,直至最后演变成孩子的哭闹声和妈妈的训斥声交织在一起。
“超级保姆”所做的,就是发现事件的最佳解决办法和被父母忽视或错解的重要线索,并告知父母哪些举措是无效的,例如:孩子不起床的最佳解决办法是,前一天晚上与孩子约定好起床的时间、起床后应做的事情,也可以给孩子赋权,让他来监督妈妈的起床和做早点的时间。
如果孩子有反悔的迹象也不必着急,可以再次尝试以树立孩子内心形象的方式鼓励他坚持做下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父母与孩子都需要一个过程和耐心。所以只要你愿意,一档节目也能让你受益良多。
惩罚不一定是坏事
规则一旦被树立,只有两个结果,遵守或违背。
孩子们往往不会在乎往哪个方向走,因为只要是有利于自己都是喜欢的。违背似乎更轻松更自由,所以一般来说,孩子们都选择违背规则。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自我觉察:
第一:这个规则是否合理?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仅仅想达到自己的要求?是否和孩子一起做适合的调整?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不需要苦思冥想,你只需要放下父母的角色,去到孩子面前,真诚且好奇的问问他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沟通简单、便捷、高效。哪一个好的“工具”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呢?
第二:孩子就是明知故犯的不愿意遵守规则,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训导”上场,训导方式分两种,矫正不良行为的负向强化,弱化不良行为的惩罚。
负向强化是将错误的矫正为正确,不管是观念还是行为,例如6-10岁的孩子对火对水比较好奇,他们有时会把手伸进火中去试探火焰,这时你需要做的不仅是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皮肤造成不能修复的损坏、威胁生命),同时你也应立即把孩子带到冷水处冲洗,并告诉他这样做可以缓解疼痛。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进行直接惩罚,目的就是弱化不良行为。学者认为,惩罚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惩罚,允许孩子犯错,让他自食其果,就像被火烫到手一样,下次就再也不敢随便触碰火苗了。第二种惩罚,强制拿走孩子们心爱的东西,通过消除有利刺激进行惩罚。
比如说孩子挑食,哭闹耍无赖,这时候不需要训斥,只需让他去一旁待着,哭好了再回来,没多久孩子就停止哭闹了,这时候叫他回来,他就会乖乖吃饭了。
当然惩罚本身是有局限的。
惩罚可以抑制不良行为,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因为惩罚本身并不具有教育意义,所以必须在惩罚的同时进行正向教育,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如若惩罚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恐惧和愤怒,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所以,惩罚需要谨慎使用,你必须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惩罚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智慧的致命一击
有没有最简便的方法可以让惩罚和规则相结合,以达到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效果呢?答案是,有!不仅如此这个简单的小方法还可以让孩子把道德准则进一步内化。
其实并不神秘,只需一招,对规则加以解释。跟着下面的场景体验下:
行驶在告诉公路上,孩子因为好玩把安全带解开了。
妈妈说:“不能解开安全带,否则以后你就别想玩手机了!”
还是妈妈说:“不能解开安全带,否则就不让你玩儿手机,因为解开安全带威胁到你的安全,妈妈是担心你。”
比较下,你觉得哪一句效果更好呢?哪一句更像是沟通呢?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科学家将此称为“诱导式规劝”,父母若想培养出有道德感的孩子,常常会使用这个方法。
所以,如果家长制定并坚决执行清晰、一贯的规则,并向孩子进行详细解释,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公平的,而不是独裁和善变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具备良好的道德感。当你掌握上述技巧,你家的“严重道德缺失的混世魔王”就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