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辈子应该如何度过,这是每一个思想觉醒了的人,都会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有这样三个问题,大概所有知识分子都曾经思考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就是著名的“哲学终极三问”。人一生的努力,从精神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解答这三个问题,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历史上一群灵魂高贵的知识分子,上交的优秀答卷。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遇到伟大的人和事,我们要学会崇敬。
屈原《楚辞·渔父》——人生选择的激烈交锋
屈原的人生选择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觉得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千百年来,屈原和渔父的心灵从来都不寂寞,他们都有很多精神之友。
孔 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孟 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陆 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用舍行藏——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以及他所倡导的“用舍行藏”的处世态度,成为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他们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孔子的精神血液。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临江仙
【宋】苏东坡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沉醉东风·渔夫
【元】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中国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官场特别渴望的宁静生活。白朴、柳宗元、杨慎、苏轼,虽然他们命运坎坷,备受打击,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选择去死,而是把满腔才华化作了不朽的文章。进也好,退也好,他们都不苟且,他们都努力完成自我,这就是“用舍行藏”,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想的人格。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像屈原一样,九死而未悔呢?那是因为,他们对脚下这一片叫着“祖国”的土地——爱得深沉!他们,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的脊梁!
血荐轩辕——民族斗士的身体力行,我们先来复习鲁迅的这些诗歌:
七绝·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以笔为武器,致力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塑造他理想的民魂,因为他知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他一生发扬民魂,也让自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实现了他青年时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是的,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郁达夫这样告诉我们——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