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能温暖人心的是言语,最能伤透人心的也是言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前几天,我跟一个本家的堂哥说我在这吃食堂好素,瘦了好多,我一个肉食动物,吃素不行的,必须每天要吃肉,吃牛羊肉。
然后他巴拉巴拉一顿说教。
他:有多少人都没钱吃肉,不也得生活?这要是闹饥荒或者打仗,你就是第一批饿死的!
我:没办法体质差,只能食补,不然我就觉得快冻死了,很饿很冷。
他:得了林黛玉的病,还没林黛玉的命。
我:我比林黛玉命好的,没有寄人篱下,我爸妈还在的!
然后
他:你自己反思下吧,为啥会这样,吃的好不也还是病恹恹的?
我:我从小营养不良,肠胃炎吸收不好。
他:从小就不好,从小就营养不良?你总给自己心理暗示,皮革马利翁效应!
我……
他:想吃肉就是馋。
我:这是饮食习惯问题吧!
我就是想吃肉这么简单诉求,他对我一顿说教,言语里透着的都是你馋、你想吃肉是心理作用。
他:别人想要我和她说,我不一定愿意说呢,要不是看你是我妹,我都懒得理你。
我………
他:层次太低,无法沟通,冥顽不化。
我:嗯嗯,是的呢。
其实吃肉就是饮食习惯,我从大学期间还是蛮注重养生的,尤其毕业后,本身身体底子差、肠胃炎吸收也不好,还是蛮注重营养搭配的,鳝鱼汤、猪骨头、牛肉西红柿汤、猪骨海鲜汤、鲫鱼汤。我基本周末都是熬各种汤给自己补补,牛羊肉是每周都要吃的,也吃了几年海参。
我是必须吃肉才觉得吃饭,而父亲吃素,偶尔吃顿牛肉馅饺子他吃的都很勉强,父亲也不喜欢鱼虾。而我是无肉、无海鲜那是不高兴的。
看,其实这就是简单的一个饮食习惯这么简单问题。堂哥对我一顿说教,让我很是诧异,也觉得很缺少分寸感。
你看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大多数以自己见识去框别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做事以及言语缺少边界,缺少分寸感。
成年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以自己对事物认知去衡量或者要求任何人。不论任何关系,说出去的话对自己是泼出去的水,可是对别人伤害却很难弥补。
什么是情商高?很多人以为花言巧语见人下菜碟就是情商高,其实不然,真正的情商高是说话做事有分寸,就是所谓教养,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让人觉得真诚且舒服。
这种教养大概真的是从小家教成长环境熏陶出来的,为什么会有书香门第,官宦世家?需要基因的完善与家教熏陶共同完成的。
当然大户人家也有纨绔子弟,寒门也有温文尔雅,但这只是概率问题,并非普遍现象。
堂哥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硕士,学的对外汉语专业,你看沟通整个过程并非看出有文人的儒雅,反倒更刻薄,缺少同理心,这大概是由他的基因还有成长环境带来的。家族里我们这代人才真正实现从父辈阶层跨越的第一代人,也就是不再是农民了。素质和教养却并非是读了多少书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代代文化气息去熏陶才能完成真正的阶层跨越。
包括我自己,自己也读了本科、也会读书、大学时也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粗糙感依然在,从不认为自己有教养,会讲话,所以自己一直都在修行中,希望在变老的路上能够温和再温和些。
我们用一到两年的时候学说话,却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如何讲好话,因为不恰当的言语,不如做个沉默的人。
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并不会都是会讲话,让我们有沐春风感的人,遇到那些不会讲话的人,我们多些善意和理解,然后听听一笑了之!
然后
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给别人带去温暖,如沐春风,不论他是你最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