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
站在旧房子前,青苔荒草覆盖了门前。推开了布满灰尘的大门,看到了里面曾经熟悉的房间。那熟悉的一切,勾起了过往…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的我也大概只有9岁吧!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暖阳把地上一切都晒得暖呼呼的。大家邻里见面寒暄俩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然,奶奶不把我叫去大扫除会更好…
不过,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这可是件令人高兴的大事。过年前一定要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要把大件的家具像沙发椅,餐桌等全部搬出来,因为那样方便洗地。这么好的骄阳,所以…不少门前都摆了许多家具。罢了罢了,还是赶紧忙完吧!今天有的折腾的。
备年货,春节前大概俩三天。就可以去准备年货啦!有的人未雨绸缪提前一个星期就备上了。我们会买一堆平时都舍不得吃的零食,葡萄干,瓜子,开心果…和糖果留着过年吃。当然要记得买橘子,大吉大利的。
为了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基本上只要是有门槛的地方都贴上春联,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要买好过年期间的菜,因为过年是没人开店的。人家也要过个安稳年…所以,杀猪宰鸭的基本上也吃不完。
最高兴的就要属小孩子了!以前不像现在经济条件那么好,想穿新衣服就穿新衣服。可能一年到头都买不了几件衣服,弟弟穿哥哥衣服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不过一旦过年就肯定是有漂亮的新衣服穿。
我还记得那一天,姐姐从外面给我带来了一套新衣服。那是非常漂亮的裙子,到膝盖的白色的带有碎花的裙子,还带了个小外套。非常地洋气,试穿的那一天我就穿着它,蹦蹦跳跳地在村里都走了一圈。
(图片百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声宣告着全世界正式进入“过年”,别把春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过年好不热闹,哪里都是红彤彤的,红彤彤的灯笼,红彤彤的对联。我们穿上新衣服,揣着一对橘子去串门…走亲戚。如果上门去做客人,记得要说俩句好话,祝主人家新年好,并送上一对橘——大吉大利。平时见不到一面的哥和姐都聚齐一桌说说笑笑,嗑个瓜子东一句西一句。
最高兴的就要数压岁钱了。这个是过年的压轴场,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一天有可以供自己支配的压岁钱呢。要知道小孩子平时并没有多少钱呢!过年这一天就有很大金额的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也是走亲戚的另一个含义,基本上是长辈都会给自己的晚辈,小孙子小侄女等等发大红包。
我记得那时候最喜欢去串亲戚了,走到姑姑面前,用稚嫩的话语说新年好。然后姑姑就笑着从柜子里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包。收过红包的我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去了。
在我们那里过年,意味着可以停下忙碌的工作。大人们盼望来年能够更好,也是对过去的辛勤的一年的犒劳。更意味着团团圆圆。
我们广大的中国劳动人民总是向往着团圆团聚,所以才造就了每年春运的大迁移。思乡是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都会有的情绪,而过年就是所有背井离乡的人,一个情绪的寄托。
而今,故乡的万里,平地起高楼。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反而年味却越来越淡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了。
从前的马车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
从前的年味很醇,足以回味一生。
从前的我们很穷,但却很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简简单单的团聚。也可能来自一件新衣服。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