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女主角Billi一样,我们都“好意地”被家人隐瞒了祖父去世的消息;那一年,我上大一,直至外祖父去世几个月后,寒假回到家乡的我才获知真相。
至今一直不能使我释怀的是我没见上外祖父最后一面,不能好好地跟他告别;从小外公为我攒下花生饼干糖果,几个外孙女中他唯独对我那样,我们的私密情感并非外人所知。
无关对错,这是中国人善意的谎言。无论父母抑或子女,理所当然“为你好”的缘故擅自替当事人做主,以“顾全大局”的方式成全集体利益;但对于个人情感而言,被蒙在鼓里的滋味委实不好受。在往后的岁月里,我常想,外公有什么未了的话要同我说吗?
死亡向来讳莫如深,中国人的诀别不是呼天抢地,歇斯底里的又喊又叫,便是悲痛欲绝,心如死灰。我总感觉,电影《别告诉她》导演王子逸特别在坟场放大一个女人的脸和她的表情(扯开嗓子的呼叫)是别有用心,处心积虑的挖苦和嘲讽不怎么严肃的殡葬哭丧。听说中国人看到这一幕是哭,而外国人看到则是笑。
面对死亡,我们从不淡定,从未坦然,我们一直没有学会如何讨论死亡、接受死亡,甚至迎接死亡。电影英文名字The Farewell(告别),硬生生要说成中文的“别告诉她”,逃避死亡禁忌,只能营造一种大众认同的方式,以亲情为主线,用中式思维的温情,打动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到底要不要告诉奶奶患癌的真相呢?大家怎么样一起配合演戏呢?这是奶奶活着的最后一次见面。
人之将死,还不告诉她实情,在美国,这是违反基本人权;在中国,这是善意的谎言。
在夹缝之间的Billi倍感纠结,最初她强烈反对隐瞒,后来慢慢地妥协,飞奔到医院截下病历单,后来又和姨奶奶篡改病历报告。
死,是另一个开始抑或一个结束?如果奶奶知道答案,要不要让她知道患癌,自己时日无多,对她隐瞒与否都无关紧要。人,不都有一死吗?但如果我们假装无视或避而不谈,并不能让我们不死,相反的,我们越早认识死亡的真面目,就晓得击垮我们的并非是一场疾病,一个灾难,而是引导我们走向永恒的去处,就是我们在天上的家。
传道者保罗疾呼: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扒开死亡的本相,不是惊惶、惧怕,或者反过来是麻木、不屑。如果死是一了百了,了无牵挂,为何带不走烦忧?却留下绵绵无期的遗憾?如奶奶一样,眼前的孙女儿还有未了的终身大事,她等不到Billi 的婚期,Billi 可是她最爱的孙女儿呀。
“我们吃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
如果没有死亡,姑姑和妈妈在饭桌上的攀比:“住美国好还是中国好?”
“既然你觉得美国那么不好为什么还一直想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诸如此类,永远也只是围绕今生的课题,兜兜转转,寻寻觅觅,茫茫渺渺。
于是一大桌的饭菜,一大群亲朋戚友,痛痛快快地吃吃喝喝,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划拳的划拳,喝酒的喝酒,唠嗑的唠嗑,好不热闹的场面,尽情地享受吧,因为你不知道死亡的时间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反正都是要死,就尽情的纵欲,享受肉体之欢吧,正像电影描绘的那样,三五成群的男人,花枝招展的女人,高高兴兴的开房戏耍,不需要对谁负责。只管尽情地喝酒抽烟吧,反正癌症也不会马上找上门来。
“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终日埋首赚钱,沉迷于各样的金钱游戏,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贪就贪,做坏事,没尽头,仿佛这一辈子就是急速滑向堕落一般,毫无建树。
唯有死亡让我们稍稍收敛,直至死才使我们痛哭流涕。如果死亡让我们学到一丝的敬畏,认识自己有多无能,我们才不至放肆,视一切为神圣,结婚生子、养育后代、成家立业,所做的这一切才有意义,而非在人伦关系里找不到各人的定位,成天吵吵闹闹。
其实,无论我们与谁每一次的见面,也许都是最后一次,更毋宁说我们的父母亲人。好好地生活,那一天将至,我们就好好地告别。
死是一个人的事,他人无法代替,它必须是个人面对的事实。
现在世界主流价值观早已趋同,儿女远游不在身边的例子越来越多,老龄化时代,孤苦伶仃,独自寡居的老人比比皆是。死亡是一个家庭的必修课,更是一个个体必考的选项。
电影最后揭露,奶奶没有像医生所宣告的那样,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六年后她还活着。虽然如此,结局不都是一样的吗?死终究还是会来的,那是最后的归宿。
或许我们应该打破常规,想想为什么是“未知生焉知死”,而不是“未知死焉知生?”
因为死不是终结,而是生的开始。
愿我们早日认识那一位救我们脱离死亡网罗的主,这样活着才有意义,因为不能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不能算真正活着,只是虚虚而来, 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