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会突然想写这个话题,和之前跨度是差别蛮大的。昨天开始在看一本书,叫《傅雷家书》。才看到了第9页。但是呢,我是逐字逐句地去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那段:“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中,父亲可能大都是严肃的,怒目的。正如我的父亲一样,我也从未想过说,父亲会和蔼的,亲切的。但是读了这段话,我发现,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直白的父爱,让人感觉震撼。如同父爱的那座山,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原来,它是柔软的,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坚硬。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吧。有一个调研,随机请了几位刚成为爸爸不久的来回答一些问题:你还记得到现在最后一次和孩子说我爱你是什么时候吗?你记得你的车上,手机里,钱包中有多少孩子的照片吗?你看过孩子睡觉时的动作吗?等等等。现在,反过来,这些问题的对象换成是你的爸爸呢?
说实话,我对于父亲是比较抵触的,因为小时候的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来自于母亲的关心与呵护。所以我迄今为止的生命中,关于父亲的一切都很少去关注和了解。因为小时候他在我的心中就是威严的,让我害怕的。可是现在长大后,我发现,原来,这座山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