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意识到的“轻信事件”发生了两起。
其一。小区的电子大门被撞得变了形状,当时我感觉这种撞法很奇葩,于是对身边的朋友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朋友立马说:“有人故意撞的嘛!”
我立马产生了几分相信,因为这样的答案应和了我当时心里的那份感觉奇怪的“疑惑”。
因闲着没事,刚好也看到门卫大叔坐于室内,就去询问闲谈。
在门卫大叔的一番比划中知道,电子大门是被别人无意“撞伤”的,实在不是故意。
真相大白。
其二。一家长查看试卷后,把她孩子的答题试卷截屏给我,说孩子阅读太差了,只得了0.5分。
我一看试卷答案,明确告知:孩子的答题结果大都是对的,只给了0.5分,这是阅卷老师批改错了。
然后,我把家长给我的截图发到我们工作群里,让大家讨论,一致认为是阅卷老师弄错了!
第二天清晨,我突然灵光一闪:莫不是家长看错了?
于是立马让家长验证: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家长一会儿就给了回复:确实看错了,实际得分是10.5分!
真相大白!
2
我这么容易轻信?!
我被自己狠狠地吓了一跳!
这两件事情,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轻信或不轻信,貌似都不会构成严重后果。吓到我的是我的大脑。
为什么我会轻而易举地相信别人说的“事实”?不是说“凡事多想一步”么?怎么事到临头就不“多想一步”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最后,我找到了自认为比较靠谱的答案:因为当时言论的“反方”没有声音。也就说我听了一面之词。
我们都知道听一面之词就下结论是不对的。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大家都明白要双方在场才能把事情说清楚。可是,当陈述事情的只有一方在场,另一方隐形无声的情况下,人就容易忽略“隐形”一方的存在。比如,在“撞伤门事件”中,轻信朋友的猜测,就是被撞的门不会说话,我就当它不存在,根本没有给它陈述事情的机会;“试卷批改有误”的结论,也是我人为地没有给“隐形”的批卷老师陈述“正确”的机会。
原来,我们说的“不可轻信”,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可是,还是必须要尽力去练习做到的。
那么,在选择“相信”时,所谓的多想一步,就是要多想着“隐形方”的存在。
所谓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