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看到朋友们聊天,有人说被一个好视频启发,萌生了给孩子写一封信的想法,借此与孩子分享感悟趁机进行教育。哈,这是一个好主意,但我想说这没有什么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证明。
记忆中妈妈给我写过两封信,这事我记得清清楚楚,虽然当年联系方式主要是书信,但给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写信还是挺少见的,尤其还是很正式的那种,从邮局寄来的。第一封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她去深圳出差,改革开放不久的深圳五光十色,让妈妈大开了眼界,写了封感慨万千的信寄到我们学校,大意是惊叹时代的进步和外面的世界多精彩。第二封信是在我已成年,一把年纪仍然孤身一人,每周都去行走户外的时候写给我的,大意是苦口婆心劝我回归正轨,成家生子,让她放心。
此时想起妈妈写给我的第二封信还是很感动的,也对她充满敬佩。她在对我百般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无奈写了封十几页的信,对恨铁不成钢的我做最后的挽救。当年的她还有精气神管我,如今她已老态龙钟,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她的那封信我只看过一遍,而且再也没有打开过,信里的内容我大概还都记得,当时心灵是被触动了,但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就像是在湖面上抛了一个小石子,泛起了一阵涟漪但没有实质的改变。
当时的我正在经历着深刻地、刻骨地、纠结又迷茫地历练,我自己也知道成家、生子、过正常生活是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我这么与众不同,因此也是顶着压力在挣扎、寻找和坚守着,并不是因为我有目标,而是我不想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这种历练和经历不是其他人能替代和动摇的,必须自己经历,而且最终只能靠我自己完成蜕变。
所以,信只是载体,与孩子的沟通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进行。而最重要的是,可以分享,可以引导,可以倾诉,但不要妄图改变谁的生命状态。写信只是寄信人自己的内心倾诉,需要救赎罪的是自己,能带给收信的人帮助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