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我们从拉萨乘车前往日喀则,在日喀则休整后,就马上奔赴心之向往的珠穆朗玛峰。
一路顺畅,下午六点就顺利到达了日喀则市,这个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早,简单寻觅晚饭后,就决定徒步距离酒店三公里外的扎什伦布寺。这个景点是我们第三天参观打卡地,由于之前太多人介绍和推荐,我决定提前探访。
到达扎什伦布寺已过7点半,寺庙已停止游客参观,在门口草草打卡拍照,突然想起布达拉宫夜景如此绚丽,随口问了下扎寺工作人员,这里夜景会不会亮起灯光,工作人员看了看手机说,晚上9点开灯,并告诉我对面广场观看视角很好。
于是跑到对面广场找到一个固定手机的位置,开始等待夜幕的降临。时间来到晚上8:55,我手里一台手机录延时,另一台手机准备抓拍,双管齐下,生怕漏了亮灯的每一个细节。
晚上,日喀则的风有点冷,但激动的心抵消了寒冷的风。看着时间一秒秒过去,对面的灯光依旧没有变化,心里有点焦急,不过举起手机的手一直没有放下,担心开灯师傅走路慢了点,灯开的晚了点。时间一晃到了9点15分,对面依旧没有变化,于是跑到去面询问寺院师傅,他们的普通话不好,经过反复交流我确定了一个答案,扎什伦布寺的灯现在是开着的,景观夜景灯将不会开启。
也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与工作人员对开灯的理解完全不同,他说的开的就是晚上房间的照明灯,星星点点。而我理解的开灯,是美轮美奂的夜晚氛围灯。
此时已是晚上9点半,确定答案后,心虽不悦,但看着手机的延时视频,感觉还不错。带着遗憾和不舍,向扎什伦布寺鞠了躬,告了别。
夜越夜,日喀则的风越冷,看着大街的行人,我们也放慢了脚步欣赏这座后藏地区的城市。这里楼层不高,一般只有三层,路牌都是以全国各地城市命名,比如青岛路、上海路等等。白天城市人口不多,基本上都是去珠峰游客为主,夜晚游客们也在房间休整,街上行人就更少了。
在离酒店不到一公里地,天路突降小雨,然后越下越大,下意识要准备找个地躲雨,看着陌生城市的瞬间,这个念头取消了,决定在这里冒雨感受高原夜景。
虽穿的是防雨衣,不过雨滴打在身上,凉意袭来,尤其是脖子上。雨越下越大,而我的脚步并没加速。任凭雨点打击。我也开始认真感受和雨打在衣服上的声音,滴答滴答,配合街上声音,瞬间觉得雨落下的声音很美妙。
也就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诗:“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也好,晴天也罢,这不是我们日常的每一天,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一想,我在日喀则的一天感受了清空万里,也感受了寒风骤雨。值了!
回到酒店,换下衣服,洗漱一下,美梦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