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期由VFF自然跑步学院组织的学习,为期三周,其实就是两天半的课吧。
期间有进行一点练习,然而还没有掌握许多技术细节。毕竟是多年的习惯,要改变过来并非容易的事。
记录下来,是一个疏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新收获也是有可能的,总之,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凡走过,必留痕。
一、你就是科技
准确说,我们的身体就是科技,就是一个精密,构造巧妙的机器。对跑步这件事来说,我们的双脚,双腿已经构造巧妙,经过进化与优胜劣汰,天生就适合跑步。因为无须过份依赖跑鞋,恰恰相反越好越高级的跑鞋反而会让我们跑步能力退化甚至造成各种问题和损伤。这是自然跑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跟我们一贯的想法是相违背的,需要我们转变观念。
二、关于跑姿跑法
根据上面的理论基础,我们是天生适合跑步的,我们要回归到最原始的跑步方式 —— 自然跑法。因为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穿上了舒适的鞋,穿上这种所谓高科技的跑鞋跑步,我们已经不会最自然最本能的跑法。所以我们要找回原本就具备的能力。
光脚跑步。我们要相信我们双脚的结构已经具备缓冲的能力来应对跑步造成的损伤。光脚让我们准确感知路面状况,并作出跑姿与速度的调整。是恐惧与疼痛教会我们用正确的姿势来跑步。
关于跑步要关注几点:
用前脚掌先着地,而不是后脚跟,利用脚弓,脚踝和膝盖等所组成的缓冲装置来减少冲击。所以我们是可以做到轻盈着地的。以此作为目标来检查和练习正确的着地方式。
用重心来带动我们跑动,而不是双脚。这会让我们跑得更轻松更省力。身体前倾,送胯是改变重心的要点。不容易做到。今天早上的练习当中发现一旦注意到这点,整个上身是挺直的,头也抬起来望前方而不是脚前的地面。估计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注意送胯会让身体前倾,抬头看前方;同样的,身体前倾抬头看前方又会让我们送胯,用胯来带动身体前进。而双腿不主动发力,跨步和蹬地,保持与身体成一直线提脚就可以了。
要注意跑步的节奏。用180的步频来跑步是比较轻松与快速的方式。注意让我们保持相同的步频,让我们跑得更流畅。有深刻体会,时快时慢会更累。特别是累的时候,一旦停下就更难跑起来。
要注意核心稳定。其要点是保持身体和头部稳定,不左右摇晃,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动作减少能量消耗。
暂时想到这些,先记下来。有些来自于《天生就会跑》,有些来自于教练,有些来自于个人的体会,已经很难区分开了。把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