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个三线海边小城市。有一天,媳妇问我:给你500万,你会去北上广么?随着我的眼角上扬,满脑顿时萦绕起各种权衡的因素:职业、收入、机会、房产、学区、家庭、医疗、工作、生活。我反问媳妇: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媳妇斩钉截铁的回答:不去!我又问媳妇:那如果同样的条件,我们已经在北京,给你500万,你会逃离么?媳妇同样斩钉截铁的回答:不逃!
聊到这里,问题来了?看似相同的一个问题,为何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答案?她的决定错了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又应当如何权衡利弊呢?今天就这个话题来聊聊自己的感悟和选择方法。
一.不是所有的财产和资源都是资产
或许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个人财富实现增长,必须减少负债,增加资产。只有达到了资产大于负债的条件,财富的天平才会倾向于你。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资产的定义,误认为财产就是资产,资源就是资产。No,No、No。在我看来:只有能增加现金流和减少支出的财产和资源,才能称为资产。让我们来以常见的房产进行举例。
1.如果当前房产是首套房,那么它是负债,而不是资产。因为,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售,也不会有现金的流入,同时,或许还要每月偿还月供,要缴纳水电、物业等各项使用费用。
2.如果当前房产是二套以及以上,也未必能称为资产。这还要看:自己会不会出售?短期内出售的各项税费,房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是否还要支出其他类似装修的成本?是否会用来出租?出租的租金能否覆盖月供等等。
只要能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也就能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当前社会资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负债越来越集中到了社会的中产阶级。正如《穷爸爸,富爸爸》书中所描述:穷人购买消费品,中产阶级买负债,富人买资产。
二.不是不想要,而是达不到
我们很多时候能够清晰的分辨出事情的好坏,但却难以做出决策,只因为现有资源和条件还达不到。以文章开篇的例子来说:大城市机会更多,发展更快,无论医疗教育水平还是生活便利程度都远高于中小城市,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为何绝大多数人却难以由三线城市迈向一线城市呢?原因只在于:达!不!到!在你做出决策之前,来看看以下问题能否解决: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生活条件能否得到大幅提升?支出是否会大幅增加?能否购房?孩子能否上学?是否会牺牲家庭的部分利益?老人的养老能否解决等等。当把这些因素都列式出来之后,问题其实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资源之间的转换需要成本
其实,早在初中的物理课本里,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经济学知识:任何资源的转换,都会出现损耗,世上没有“永动机”。不同的资源转换的成本也是不尽相同的,用现金转换成其他资源往往相对简单,付出的成本也较少。但房产、就业、生活等资源的转换就复杂的多。回到文章开篇的案例,从三线城市转换到一线城市,无论从户口、社保、教育、人脉关系,资源财产等各方面来看,这个转换成本都是比较大的。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年轻时要勇敢的闯。因为年龄大了,资源越来越多了,你所要付出的转换成本太大了。
四.使用列表法进行决策
面对文章开篇的两个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
1.尽量列出所有能想到的因素,并按重要程度给予一定的权重。例如:家庭30%,收入20%,个人进步10%,教育5%等等
2.根据自身情况,在同一张列表中,针对不同决策,对所有因素进行客观打分。
3.根据权重计算得分,总分高的就是最优选择。
五.媳妇说的永远是“对的”
经过一些列的仔细分析,缜密的逻辑判断,花费我一天宝贵的时间,最终完美的证明了:媳妇的两个判断都是正确的!以上只是个玩笑,最后,我要表达的是,生活有时不必过于认真,糊涂一点反而更好。无论进行了何种判断,无论做出了何种决策,对自己、家人、朋友的投资才是效率最高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