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我家京姐因为肠胃不适请假没去学校。晚上像往常一样要赶着做作业,我说你生病了嘛,就不用做作业了,明天最好也再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别着急去上学。
没想到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你真是个不靠谱的家长啊!”
我愣了良久。
这句话出自一个七岁多的孩子的口,我还是有些意外。不过也不应该意外,现在教育要求家校配合,不靠谱的家长太多了,孩子们也多多少少被耳濡目染了。
这也让我想起我小学时一直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有一年冬天,一直不下雪,我们这些孩子天天盼望着下雪。
有一天早上,一睁眼就迎来了一场洋洋洒洒的漫天飞雪。我欢呼跳跃着去告诉我爸这个消息,我爸见我那么开心,张口就说:“那你今天不用上学了,好好在家里玩一天雪,我给你们老师请假。”
可以想见听到这句话时我那种开心到飞起的心情啊!
那天我真的在家美美地玩了一天雪。
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我爸亲自去学校跟老师请了假,理由是孩子要玩雪,不然雪停了就错过玩雪的最佳时机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爸也特不靠谱啊!
可就是我这个不靠谱的爸爸,给了我最美好的童年,他教我打拳,带我捉鱼,甚至鼓励我爬到云梯顶端,他总是鼓励我做哪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挑战。
我记得上初中时,有次调座位时,我不愿意和男生坐,班主任问我:“你有什么优越感?”
这句话一直深深扎根在我心底,当时,我就因为这句话哭了好几天。
现在想来,我可能真是被我爸娇宠得太厉害了,心理真是太脆弱了,老师这样一句话也能让我伤心欲绝。
后来,每每我取得一些值得骄傲的进步时,我也常常这样问自己,鞭策自己别骄傲,任何时候放平心态,平心静气的继续努力!
但是,现在想来,其实一直以来,我最大的优越感,就是我爸!
记得小时候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放心,有爸在!”“别怕,有爸在!”
那次调座位事件后,我爸就因为赶着去上班,没见到我,他还特意写了一张纸条给我,大意就是说,调座位的事,让我别担心,他已经安排好了。末尾还说:“你一直都是让爸爸骄傲的女儿!”
这句话也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底。
而且,我爸也是老师,他是我们学校最受尊敬的老师,直到现在他的很多学生过年还会去家里看望他,还会说他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老师。
是的,他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爸爸。因为他的不靠谱,让我拥有了一直都念念不忘的美好童年。
但是我爸也一直跟我说:“你从小没受过委屈,以后长大了可要碰钉子的哟!”
事实上也是这样,后来上大学离开家,再后来在外工作,我真的是玻璃心了很多年。
所幸的是,经久流年,终于被磨砺得皮糙肉厚了。
今天,京姐的小伙伴的妈妈也跟我说,她家先生太宠她姑娘了,总觉得这样孩子被保护得太好,心理会很脆弱。
其实,我也希望我先生能够这样宠我姑娘,就像我爸小时候宠我一样,这样她长大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至少心里有底气,知道爸爸一直站在她身后,家是她永远的港湾。
但是,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娇宠,忘了说了,我还有一个做事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做到最好的妈妈。
我妈要求完美到弯腰捡东西要弯到多少度都有严格的要求,管中窥豹,可以想见她的完美主义严苛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也不要以为真的要一味娇惯孩子哟!
在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今天,原生家庭的环境和教育,似乎成了孩子长大后一切不完美的借口:不自信是因为父母很威严,不会处理亲密关系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
也许,心理学的观察和研究都不无道理,你现在的任何迷茫、不安全感,不如意,甚至你所有快乐和忧伤的根源,都能在童年时代找到蛛丝马迹。
作为父母,对于这样的结论无论如何是不愿意接受的。从有了孩子的那一刻起,我们都期待能给孩子最好的,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甚至有父母会不假思索地说自己的后半生都是为了孩子而活,总之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就是一切。
这些都无可厚非,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选择你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正是这样,你才会发现在现实面前,所有的期待甚至誓言都是苍白无奈的。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是无论爱有多深厚多宽广,那些相伴而来的伤害总是存在。
那些打着爱孩子的旗号伤害孩子的事例自不必说,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的无法自知的伤害。
事实上,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承认,没有哪个父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无瑕的童年。
也正是如此,作为父母,不如试着放松,多看看教育类的书籍,尽能力去引导教育孩子,但是也不要上纲上线的走极端哟。
而我们自己,真应该安静坐下来,和我们的童年谈一谈,面对我们童年的那些不完美,坦然去接受,去感恩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
相信唯有接受,才能最好的拥有,也才能最好的给予。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都归结于童年,从现在开始,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