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04号 罗卫华
【分享天数】第12天
【分享时间】2019年12月7日
【学习主题】分享内容:《经营十二条》之第六条 定价即经营
产品如何定价?是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在定出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如何降低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定价定天下,如何定出一个让顾客接受的最高价,又让企业有利润,这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思想和人格。
在看了《经营会计》这本书后,我结合书中提到的三个定价原则,结合了自己企业的定价思路,给所有中层管理做了一个分享,才发现自己企业一直坚守的是一个被动的成本计价法。成本+利润决定价格。一直认为成本体现在这里,价格低公司没利润;价格高,市场不接受,产品形成滞销卖不出去。 制造部门只管产品生产出来,采购按照订单采购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没有在这两个部门反映出来,所以这个定价原则也让企业蒙受了很大损失,让顾客心中一直保有“质量很不错,就是价格有点高”,因而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打开市场,生产部门也是被动生产,没有经营的意识。如何减少成本?缩减生产时间?提高单位时间附加值上发心思。现在通过分析,我们的管理层已经知道问题的所在。订单计价法和库存定价法的思路,以根治于他们的内心,已经知晓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 ?
记得在年会上莱克斯顿的温总也谈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定价从原来的高倍率直接回归到真实价,把原来卖2000到5000元的外套调整到500到800元,原来卖1000多元的裤子调整到了200到400元。开始全年不打折。定价一变,把原来从门口绕道走的顾客吸引为他们的忠实粉丝,乐呵呵地把温总公司的产品采购回家,莱克斯顿的总营业额也由2015年的2.5亿到2016年的4.5亿元,实现销售的高增长。
价格一变,市场一片,定价定天下,这就是稻盛老先生要传递给我们的经营理念,把市场的波动在生产与采购环节体现出来,让人人都变成经营者,这也考量着经营者的管理与人格。
—————————————
【点评人】5号朱诗平
认真看了一遍卫华的分享,稻盛先生提出的定价既经营,在目前的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尤为凸显。 之前我们靠着利润高价格好,做的人少。以至于浪费一点或者其他原因也不影响整体的收益。当现在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东西都是透明的时候。要在客户端在市场当中抢占客户。那必须要有。做到精益求精,甚至是真正做到性价比高,我们才能吸引客户。人、货、场,我们现在是要以人为中心,产品性价比高,你的场地给到客户体验。到时用说的非常正确,定价定天下。只有把人人都作为经营者,赚合理的钱,给到客户更多更好的价值及服务。
—————————————
【点评人】01姬晓军
【点评内容】
卫华兄首先对于经营的理念中,关于"定价即经营"的内容做了思考,同时又对于标杆企业的学习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反思和实践。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经历的"知行合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路径我们称之为闻思修证。听到了一个好的思路或者理念,然后付出了思考,付出了行动和实践,这可称之为修;具体的实战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行动,通过行动证明价格的优化调整,经营的重新定位,带来了业绩的增长。这就是意味着我们做了证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闭环,是我们系统的思考,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认知。
诗平兄对于卫华兄的实践,做了比较客观详细的分析和反馈。表面上看来讲的是——定价即经营。这里的价呢,不仅仅是价格,应该还有价值的意思在里面。换句话来说,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带来性价比比较高的价值?这样的定价方法就来自于用户的需要,来自用户超值的体验。
当然定价策略有很多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具有领先优势,是不是代表着最新的技术,是不是代表着技术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效率发展的趋势?这是我们定价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坐而论道容易,起身行之甚难,在实践中出来的经验和体会,才是真正无价的。为两位伙伴的坦诚,真实,分享,点赞。
—————————————
【督查人】10邓耀邦
【督查内容】今天三位塾兄的分享都很深入,我由于坐副驾驶从罗定公益演出回来途中,书写较为费神。
卫华兄从自身经营的体验与温汉清塾友的
分享中,思考"定价即经营"的意义。诗平兄和晓军君也点评得细致。大家对"定价定天下"还是认可的。
卫华兄说,之前的定价是成本+利润,这是站在卖方的思维。现在社会,更强调的是用户思维。宜家家居的定价,从市场可接受的价格入手,反推制造成本,然后组织两个小组设计开发,淘汰其中一个。因而我们看到的宜家家居的定价是市场思维,也是客户思维。
4C(客户、成本、便利、沟通),站在客户角度来定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