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池塘

鹊桥仙·池塘

海棠初谢 蒹葭新绿

池畔观鱼赏鸟

忽闻蛙噪引人寻

却把那 老龟惊扰

乌鳞摆尾 顽童击掌

正怕天鹅着恼

谁知他惯懂风情

游开去 双栖双照

这是周末郊游填的一首词。

漫步山间,有这样一个小池塘,各种临水而居的鸟高低翻飞,很是好看。蛙鸣阵阵,小朋友忍不住在池塘边上寻找青蛙,无意中却见到一只硕大的乌龟,光是龟甲就足有二尺来长。这时候小朋友们把随身带着喂鸟的谷物、瓜子扔进水里,引来一群鲤鱼,每条都有一尺到二尺长,乌黑的鳞片,出乎水面上下,张嘴就把瓜子吃了。天鹅像是端庄的高士,只管自己双双游来游去,并不理会这一切。见此有感,诌了这首词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填《鹊桥仙》,查词谱发现此词有很多变体。我遵照的这个是欧阳修体,56字,上下阕各有两处押韵。词谱中收录的有上下阕各三处押韵的,有各四处押韵达,有加字为57字的,有加为58字的,不一而足。

不单《鹊桥仙》,别的常见词牌也有多种变体,或增减字数,或平韵仄韵互换,等等。对此,王力先生解释说,现在所见的词谱是清人总结的,而唐宋人填词并不遵照词谱,只是对照前人的作品来写。至于第一个写某个词牌的词人,则多是按照音乐曲谱,或径直按曲填词。

我想这是合理的解释,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词牌都有变体——只要能合上音乐的节拍,能唱得出来,增减一两个是完全可以的。就像京剧,不同的演员在演唱同一个唱段时常会根据自己的行腔特点增减字数。

至于今天我们填词,就没有了这样的优势。多数词牌曲牌对应的音乐都已失传,使得我们无法演唱这些词,也就无法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调整字数,只能按照词谱中的某一个前人做过的体裁来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南北朝诗人中有”二谢“,大谢为谢灵运,小谢为谢眺。宋朝也有二谢,兄为谢逸,从弟为谢薖(kē)(1074~11...
    老街味道阅读 3,709评论 2 9
  • 填词技巧(一):词的字句格式 填词用字,要讲平仄。讲究平仄的目的,是要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有意识的安排一种高...
    田心木目心阅读 9,309评论 6 16
  • 词的慨念及起源 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
    子正书院阅读 7,152评论 0 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713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7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