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什么也不做,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看完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福贵这个悲剧人物一直在我脑海里沉浮,他的前半生过得逍遥快乐,荒唐不羁,因为赌博败光了家里的田地、房屋,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父亲的死,妻子秀珍的离去,让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带着老母亲、带着小女儿凤霞住着茅房,租了五亩田地想要重振家业。后来秀珍带回了他们的儿子有庆回来,给他更大的动力和希望。就在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一走就是两年。后来被解放军俘虏遣散回家,可怜的老母亲已经去世了,留下秀珍带着一双小儿女苦苦挣扎着,而凤霞因为一次高烧,永远成了聋哑人。那时候他就想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
解放后,他家分到了五亩田地,日子过得更有盼头。可惜老天不让他好过,好日子没过几年,小儿子有庆因为抽血过多而死亡,生活给了他一次严重的打击。可怜的凤霞终于成家,嫁了一个称心的男人二喜。福贵以为凤霞终于过上好日子了,可是生孩子时难产大出血离开了他,给他和二喜留下个孩子叫苦根。生活的打击一个接一个,相扶相爱的妻子秀珍受不了儿女的离去,也撒手人寰。随后几年,二喜也因为一次事故丧失了生命,丢下苦命的苦根给福贵。更加悲痛的是,苦根因为吃撑了豆子也死去了,老天将他唯一的希望也带走了,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活在回忆里,将一头老牛唤作福贵,认为自己就是这头行将就木的老牛。每次耕牛时,都在说“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就像他们还陪伴着他一般,这也是他活着的理由。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我以为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我想起自己跟福贵的命运差不多,有点共鸣之处。父母离开的早,这么多年一个人打拼,工作也不是很顺心,薪水也不是丰厚。我还是赖在这个世界上笑着看他人,恐怕到老来不能像福贵一样有头老牛陪着他,而我将不知何处?
感谢余华的《活着》,更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