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那小孙女乖倒是乖,可一到做作业就磨皮擦痒的,一小点作业也要煸到大晚上,真不让人省心,把我们老两口折磨得神经衰弱!”奶奶叫苦不迭。
“我儿子磨作业,经常11点才上床睡觉,搞得我天天鬼火冒。才读二年级,如果读到高年级是不是都不用睡觉了?”妈妈抱怨连天。
“我儿子被我收拾了一顿,放学回来先玩够,吃完饭才开始写作业,速度本来就慢,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下说喝口水,一下又说要透透气,顺便看我们在做什么......气不过,给他几下,让他长点记性!”爸爸余怒未消。
一二年级小学生的拖延疲沓现象,确实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恨得牙痒痒。
我儿子刚上一年级,也患有以上症状。
刚开始,我耐着性子喊“快点!快点!”他充耳不闻。
我气得眼睛瞪出金鱼眼,他熟视无睹。
我鼻孔里开始喘粗气,发火的前奏,他认真不过三分钟。
于是,我拍桌子、踢板凳、怒吼加咆哮,小家伙暂时被镇住,一会儿又故态重演。
最后不得不使出杀手锏,让他受点皮肉之苦。弄得他灰头土脸的,还得帮他恢复心情和状态。
我和他爸爸通常是轮番上阵,最后都被他熬败。
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对于一个正在培养习惯的小孩子,“哄、吼、揍”只解一时之痛,绝非长远之计,否则就形成了持久战!
终于找到一剂良药:给孩子一点甜头!
我连着几天接儿子放学,总是和颜悦色。
小家伙发现我的反常,也暗窥我的心思。
“妈妈要向你道歉,总是吼你、催你,以后一定改掉我的急脾气,耐心教你做作业!”我先表白。
儿子默不作声,似乎在判断可信度。
“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保证你以后作业做得又快又好!”
“哦?是哪样办法?”
“你放学回家就赶快把作业做了,做完作业检查没问题,就可以玩!可以下楼和小朋友玩,可以和爸爸妈妈玩,也可以玩滑板、溜冰,或者看半小时的动画片。总之,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见没起波澜,我加码,“妈妈也不给你加任何作业,我保证!”
儿子侧过脸问,“是不是我一做完作业,真的玩哪样都可以?”
“那是当然!前提条件是又快又要认真!还有九点钟必须上床睡觉!”
儿子没接话,但看得出他的心动。
回到家,稍作休息,儿子果真就开始做作业。中途喝水、上厕所、管闲事的次数比以前少了。
当他说作业已完成,我马上停下手里的事情,检查、签字。还主动帮他合上书本,收好书包,举起双手,做出一个大功告成的姿势,高声宣布“可以完喽!”
儿子发现我言而有信,兴奋得跳起来,吃完饭,便冲下楼去玩滑板。
“如果你再专心一点,做得更快,玩的时间会更多!”我继续诱惑。
第二天,不用喊,儿子一回家就埋头做作业,做完就得玩,接连几天都是如此。
没有软硬兼施和歇斯底里,亲子关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孩子持续尝到了甜头,便不再怀疑这个提议的真实性,慢慢便养成了回家就做作业的好习惯。
虽为良药,服用需谨记:一定要严格把关作业质量,如果有错或不认真,必须订正或重做;孩子完成作业后,一定兑现让他玩的承诺,这是诚信;不要随意给孩子额外增加作业,否则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将孩子打回原形;不用担心孩子玩花心,孩子在成长,学业也在加重,孩子的精力慢慢会放在学习上。
针对孩子成长的问题,简单粗暴只会两败俱伤,只要肯花心思,定能找到良方。
对症下药,孩子和家长同时得到释放和成长,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