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攻击性”这三个字,在我们传统的“以和为贵”的观念中,一定是不被允许和理解的。
在我们的概念中“攻击性”,我们总是以为是语言或肢体的攻击。然而,我们似乎很少会把攻击性和生命力联系在一起。
攻击性这股能量,如果被压抑,就会无法活现生命原本的活力,或者转化为对自我的攻击。
早上,大概7点20左右,我叫女儿起床,可是之前的清单定的是7点之前起床。女儿产生了莫名地怒气,在那借着各种事由发脾气,最后跑到房间去把之前制定的清单撕掉扔进垃圾桶。同是爸爸妈妈的亲们,你们一定也遇到过吧?那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呢?说教、谩骂、还是被刺激到自己情绪失控。
自己实践非暴力沟通近三年的时间,我非常深刻地理解它核心的理念——“每个人做或者不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试图满足内在的需要。”当自己有了这样的意识,我就更容易去留意到行为背后想表达的那份需要。
我体会到女儿那个当下非常地烦躁,烦躁的背后是她对自己没有按照清单执行成功而产生的自我攻击和否定。(这份攻击性也可以转换为她特别渴望自己可以每一个当下都做到、做好)
我们大部分的沟通方式,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很多时候是带来许多隐藏的暴力因子。所以,我们也常常会自我暴力,我自己也是在实践NVC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和自己和解中。内在的冲突越多,生命能量是没法流淌出来服务生命本身的。
女儿把清单撕掉以后,抱着枕头大哭了一场。我在旁边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陪伴她去感受内心这股冲突。等女儿的情绪得到释放后,我摸着她的后背说:“你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去撕掉清单的,因为你需要保护好自己的信心,不是吗?”
旁白:当一个人的看似不恰当的行为被深深地理解后,这个行为大部分时候就会消失了。
女儿听到我的表达后,抱着我又哭了一会。我体会着女儿的感受,告诉她:“妈妈在面对类似的事情时,也会这样,也会产生了很多对自我的否定,从而有很烦躁的情绪。”
女儿此刻情绪缓和了很多,对我说:“妈妈,清单被我撕烂了,扔到垃圾桶了,怎么办?”
我告诉女儿:“没关系,我们捡起来重新把它粘好,以后有时间了我们再做一张。”
女儿爬起来和我一起去捡起了清单,并且粘好,之前的各种情绪都化解了。最关键的是,我这样的处理方式,没有因为一个过失行为而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二次自我攻击)。
这个事件也让我想到,很多自己践行时间管理或者支持孩子践行的成年人,遇到很多自我冲突无法化解时,反而会更加影响自己深入去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生活中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方式,就是早年时期亲密家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在成长这条路上都会遇到各种自己的过失,而没有学会自我宽恕之前,我们很难真正让所学成为我们的行为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