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知识工人”这个词,顾名思义,它指的是从事知识服务工作的人。以前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一个身份是老师。
现在,任何一个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知识工人”。络绎不绝出现的在线课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不信,可以看看朋友圈里,是不是有人经常转发“职场充电宝”之类的文章。或者身边有人正在学习网络课程。
当这些形式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时候,说明它已经在生根发芽,而且成长得越来越快速。
其实,“知识工人”这个词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21世纪的挑战》中提出来的。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它越来越靠近我们的生活。
以下是我想到的,常见的知识工人的类型:
一、情感导师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让国人见识了情感导师的力量。以前大家习惯把情感问题作为个人隐私。很少有人愿意当众讲自己的感情困惑,或者对择偶的要求。
可是荧屏上的鲜活例子为大家推开了一扇大门,年轻人不在羞于表达自己,而更愿意坦诚相见,有话直说,直面问题。乐嘉、孟飞和黄菡更成为万千年轻男女心目中的情感导师。
除了这些知名大咖,其实网络上还活跃着一批具有固定粉丝群的导师比如陆琪、苏岑等等,可能有些人吐槽他们传递的爱情价值观,但他们的粉丝却十分受用,所以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目前,情感导师所服务的领域越来越细化,比如我看到微博上有专门教人谈恋爱的、有专门教人学习沟通能力的、有专门教人剖析性格的……而这个导师群体中有些人是研究心理学的、有些人是做广告的、有些人是星座专家,总之,他们都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去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二、专业技能导师
情感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更何况感情这个东西谁也不能完全说透,因为他们所传递的观念在科学性方面也欠缺衡量标准,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而专业技术导师往往具有一技之长,而且这种技能对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具有模仿和借鉴价值,所以他们的粉丝粘性比较强。
比如从事计算机前端开发、后台开发、产品架构的人,或者具有平面设计能力、后期剪辑能力、网页开发能力的人。他们就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开设收费课程。
不过专业技能要求越高,它的适用范围可能就会收窄,学习的人群数量也会有局限。像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pt),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用到,所以它们的覆盖面更广泛。目前做的比较好的就是秋叶PPT训练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社群组织。他今年也提出来一个概念:知识IP。其实也就是知识工人的品牌价值。
三、形象规划导师
在颜值当道的时代,个人形象绝对可以成为加分项。我绝对不会告诉你,前段时间领导对招聘人员的要求是,一是沟通能力强,二是形象好。
如果不服,看看今年里约奥运会,大家在朋友圈刷到的文章里,有几篇是讲运动本身的,有几篇是讲小鲜肉的,就知道当下人们的注意力在哪里了。所以形象规划导师也应运而生。
形象规划导师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衣着配饰、化妆技巧、仪态矫正……不要以为这些只是针对女生的,现在很火的时尚导师可是有专门针对男性朋友提供指导意见的,而且用户群很庞大,可见市场潜力。
说个题外话,前几天跟聊天,跟公司技术部门的经理索要一张个人照片。妈呀,看了他的照片,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直男和直男朋友的拍摄水平实在让我大跌眼镜。估计以后基本摄影技巧这门课也会成为热门。
四、战略导师
这个概念有点儿大,而且战略这个词,普通人基本上用不到,大部分关注这个概念的都是高管或者创业人群。他们往往有自己拥趸的对象,而战略导师给出的意见也是高屋建瓴式的。通常他们会被邀请到高端的论坛做演讲,或者在企业内部授课。当然因为提供的价值比较高,出场费也必定不菲。甚至有些人还会被聘为公司的战略顾问,每年会收到一定数额的咨询费。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
所以,知识就是金钱啊,老祖宗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