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
前几天看到孙影老师发了一篇文章,《教育就是要教人思维》,深有感触,今日再读,又是百感交集。
孙老师的论点非常明确,教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要教人思维。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和当代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当下的教育现状的矛盾息息相关。
一、教育中的“思维的缺席”
孙老师开篇提及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求学遭遇的负面评价,如普遍的不会分析、不会写作缺乏批判性,创新性……孙老师还引述了黄源深教授11年前对于外语系学生思维能力的担忧:“外语系的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讲道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讨论需要发问的时候,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人体说起。不少外语系教师为缺少论文而发愁,感到文章难写,立论不易,不得已去编写练习手册来凑数。”
这段话虽然在11年前说出,而今对照现状,似乎仍是一语中的。
同样作为外语专业出身的研究生,作为中学英语教师一员,我所观察到的课堂和现实中,黄教授提及的这种“思维的缺席”,着实十分普遍。就拿我现在所就职的某优质民办初中来说,本校生源是经过挑选的,享有优势。然而,在用书面英语表达自己、与外教交流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并不乐观,学生长期满足于语法式、碎片化的操练,还远远没有达到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教育靶心的错误
孙老师推测,这种现象,根源之一在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教育目的设定上的错误。教育本身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发展思维能力。两种目的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却明显偏重前者,或者用佐藤学和怀特海的观点来说,应试教育文化下,甚至连“知识”都称不上,而是散乱信息的堆积。在课堂教学中,识记占剧了大半江山,而涉及到高阶思维能力,诸如分析,评价,创造等,几无涉及。
教育的靶心指向什么,就会射出怎样的箭,虽然百发百中,目标的错误导致了人才培养上的无用功。
三、用求知搭建思维的桥梁
为了打破这种思维能力的局限,教师应当树立培养思维能力的意识。当下的教育改革,比如核心素养、理想课堂等等,都力在改善这种现状。
学习的过程源于求知,孙老师认为,这一字“求”甚于“知”。毕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穷其极,然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求”——求什么?为何求?如何求?——的培养,则会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播下思维的种子,并且随着其生长,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唤醒和滋养。
要做到“求知”,课堂教学就是最重要的主阵地。不急于揭示答案,不急于公布结果,而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知识源初的疑窦、困惑、乃至挣扎,那么这就会驱逐着学生去挖掘知识的魅力。这不就是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三重境界论的第二重吗?
而这种求知的媒介有很多方式,在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中,就大力提倡去主体性神话,用合作的、探究的活动,通过良好的互动合作,来共同揭示知识、挖掘知识的根本,并在其中享受到巨大的价值感、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只有自己求知,儿童才会求知。
而这种价值感、成就感,也是知识带来的,教师能够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