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陈刚 2022年11月9日
我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些父母,他们苦于孩子摆烂、躺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或者引导。
对处于封控状态的父母来说,真心不容易——压力巨大,事务繁多,可能要调适身心、居家办公、储备物资、处理家务,还要做好孩子的网课后勤大总管和情绪疏导师。
而对孩子来说,上网课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天得被父母紧盯着上课,不能跟同学一起面对面聊天、嬉闹,不能出外嗨,乐趣少,压力大。青春期的孩子就更加了,想获得鼓励夸奖可能被打压;想自主安排事务可能被否定;想活出自我可能被镇压……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工作时如果领导一直守在桌前,紧盯进度,您会是什么感受?如果您白天工作,晚上加班,领导还要一直在旁边指点批评,会不会觉得压力满满?
家长的性格不同,孩子的性格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然而不论是什么样的性格,咱们都希望能达成更好的理解和沟通,更好地看懂孩子和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用孩子愿意接受并喜欢的方式来沟通,为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支持和助力。
有的孩子还不太懂得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父母作为成年人有更好的适应性和主动性,可以承担更多,所以需要父母努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放松下来,承接得住孩子的情绪,进而帮助孩子松弛下来。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看法非常重要。他们希望成为家长的骄傲,也希望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鼓励、夸奖,这将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最美妙的进行曲。而在传统的中国教育理念里,不少家庭倾向于批评、打压孩子,希望孩子能够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然而这并没有用,或者说不能通用,对目标感强、自律性强、追求权威的孩子来说它可能是一剂良药,对那些喜欢被赞美的孩子来说则可能是迎头痛击。
有的孩子迫于家长的强势不得不低头,然而亲子关系却可能被破坏。咱们作为父母,不妨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咱们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愿意吃苦、承担更多、花更多的钱……然而咱们真正懂孩子吗,他们想要什么?咱们提供的各种东西里,有哪些是他们想要、不想要、巨大压力甚至产生内疚感的呢?咱们可以做点什么,让他们感觉更好一点?
孩子无论性格、状态如何,都很需要家长的鼓励肯定认可。咱们上一次夸奖孩子是什么时候,夸的什么,怎么夸的?当然,咱们这里说的夸并不是浮夸,“哇,你真棒啊,你好厉害啊”。这样的夸奖说多几次,孩子就有免疫力了,或者可能进入一种相对自恋的状态——我就是这么厉害(虽然咱们说自恋总比自卑要好一点)。
真正的夸奖鼓励肯定认可,一定是认真观察过的,看得到孩子点滴的努力、进步、良好出发点。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被看见、被尊重、被需要、被肯定,需要有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这些,都离不开咱们亲爱的父母支持。
当孩子的自我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的时候,父母需要提供援手,帮助他们去努力、去探索、去选择。这时,孩子才算是建立起了更好的同一性,可以去应对人生发展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临不同选择则引起的混乱,可以相对更从容地应对人生中可能的冲击。
这时候,咱们有的家长可能也会委屈了,凭什么啊,咱们当孩子的时候,不就是这样被打着骂着批评着长大的吗?为什么咱们当家长了,又得好好对孩子了?
确实是啊,抱一抱不容易的家长们,也抱一抱我自己。再往镜子前一站,好好地看看镜子里的这个自己。咱们平时有好好地照顾自己吗,有好好地响应自己的需求,做一点什么事情来让自己更愉悦、更舒展吗?
年少时咱们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理解、尊重、爱(言语和亲密行为)……成年以后可不可以给到自己呢?想一想,咱们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
人常说爱满自溢。然而当咱们自己处于生命能量场低甚至枯竭的时候,是无法将爱传递给他人的。说到源头,还是需要照顾好自己,情绪和身体。想一想自己真正最需要的东西,去为自己做点什么吧。
看见自己,照顾好自己,这是咱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咱们活好自己了,自然气场强大,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孩子能感受得到咱们的状态。那些机灵鬼,哪有什么看不出来的呢?
再说回到前面说的有的父母担心孩子摆烂、躺平的问题。咱们到底可以和需要做些什么呢?
1.照顾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2.聚焦在孩子的成长上,看到并及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优点、进步、良好的出发点(不需要特别关注缺点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3.陪伴孩子做好他们的探索,鼓励孩子适度参与家务,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陪他们对社会环境、职业环境进行适度探索和体验,帮他们进行自我整合。
4.帮助孩子建立他们的目标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给学校写下的校训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蔑视卑微的懦夫!”
希望在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孩子的人生目标。希望为成就孩子的目标而努力,是咱们现在就有的使命。还记得咱们需要先做什么事情吗?
记得要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