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被潜意识里残缺的部分吞噬,那就勇敢的选择揭开伤痛的面纱,自我疗愈!
那些本应被爱填满的缺口,其实一直都在,我曾以为只要自己不去想只要不去碰,便可以自欺欺人的当它不存在,便可以肆无忌惮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勉强过着往后想要的日子。
可是时间它老人家始终看得见,它在那些我自以为是的忽视与假装漠不关心的屏蔽中,依然默不作声地演绎着它的残缺,它的需求,展示着它的兢兢业业,像一团火,越是压抑,越容易以惊人的力量爆发,而我,在日复一日的徒劳消耗下,不得不鼓起勇气去直面它的存在!
此时此刻,我依然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但我已确切而坚定的相信,它一定是存在的,自始至终,这些年都存在于我的深层记忆里,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思维,我的判断,以及我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它是一个我不得不去面对的客观存在,是我童年记忆中无法弥补的缺口,那些缺失的部分,我一直在找,潜意识里一直都清楚的知道,那是我缺失的安全感,那是我求而不得后愤怒不堪的伤痛。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足够了解,自然也没有人可以改变,即便是我最亲的家人。
这毫无悬念却又影响深远的事实,那些记忆中被模糊处理掉的片段渐渐的又清晰了,这一次,我要重新鼓起勇气,救赎自己曾残缺的记忆,疗愈儿时受伤的心灵。
揭开久违的伤疤,将它暴露于阳光下,为它抚平褶皱,涂抹药膏,细心呵护,期待重生的力量!
我的父母,全日制双职工,光荣的人民教师,各自工作和生活在各自的岗位,常年异地,只有周末才会回家团聚,从记事起,我便像个流浪儿,辗转于所有的亲戚朋友家,过着寄宿制的生活,虽然大家对我都还不错,但在我眼里,那都是别人家的幸福,而我自己的家,很少有人气,很少有温度,我于是在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独立,我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学习,自己玩耍,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几乎没有朋友,别人家的孩子们会互相串门,但我很排斥,因为我的家里一片冷清,越是羡慕他们,越难以融入他们,因为每每看到他们和家人在一起时喜笑颜开的样子,我的心,那个小小的空间,会痛,很痛很痛,于是,慢慢的,我将它关闭了,所有事不关己,我通通不理,我可以很冷眼旁观的面对周遭人物的喜怒哀乐,像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木偶,孤独而倔强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伴随了我很久,以至于我已经被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表观平静,桀骜独立的个体,没有温情,冷眼旁观。
可是,只有我自己柔软的内心里,深深的明白,那不是我,不是真实的我!
我想要的一直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