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一个常联系的在上海的大学同学总让我去了上海联系他,并说要带我吃喝玩乐一条龙。当我真到了上海联系他的时候,除了第一个电话,后面就一直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微信也不回。
直到我离开上海后,才给我回了一条微信说“对不起,这几天太忙了,等下次有机会了好好招待我……”,再后来几乎就不联系了,除非需要我点赞的时候。
我们一直有“志同道合为朋,志趣相投为友”的说法。所以,在古代政治目的相同的叫朋党,能每天一起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的叫友人。现在社会,统一把朋和友称为朋友,特指三观相似,能经常性的想起对方,能和对方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聚一聚,聊一聊的人。
那么就以这个标准来确认我们的大学同学能有多少转化为朋友?
据我所知,很少。特别是毕业后天南地北很分散的,更少。
以我为例,在大学的时候主要以宿舍为单位,以老乡为团体,毕业后宿舍的两个还偶尔会联系,但见面很少,属于有共同话题,能相互吐槽的朋友。大学老乡联系的就比较频繁,原因是我们都在一个城市,职业属性比较相似。
当然,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还有别的大学同学,但是,一方面我不是善于交际的人,另一方面异性同学在没有嫁人的时候联系还多点,嫁人后联系几乎断绝;同性的又因为三观不同导致有的即使偶尔见面都很尴尬,无话可说。
要特别强调的是,地理隔离是真的能引起情感隔离的。一个宿舍的几个同学,大学时候说夸张点我们就像连体人一样,每天耳鬓厮磨,但是随着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很快陌生感和距离感就出来了,联系的频率越来越低,直到换了联系方式都互相不再相告。
真正的毕业后能转化成朋友比较多的是我妻子她们学校的同学,她们是医科大学,这样的学校,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就业面很窄,几乎都进了医院,几乎都在一个城市,联系的就比较紧密,因为是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城市,共同话题会更多一些。
总结:如果,毕业后进入的行业比较杂,所去的地方不在同一个城市的话,相互就会慢慢失联;如果,毕业后进入同一个城市,在同一或者相关联的行业,那么联系就会很多,但是不是朋友要自己体会。
大学时候的三观和工作后的三观是不一样的,人都在变化中,如果还以大学时候的老眼光来看问题肯定就不合适了。如果,您有很要好的大学同学,还想一直做朋友,那么线上线下的联系就不可少,最好能经常见面。当然,异性就算了,女人在结婚后,身份、观念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她们很少能和一个异性长时间保持联系了,即使是大学同学——————————除非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