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意识到,实验记录的是条纹移动。也就是说即使光速改变,频率改变,只要水流中的波长不变,也可以得到在真空或者接近真空中条纹没有移动的实验结果。
用一个图来表达:
L1是相对速度v和c同向时的结果。L2是相对速度v和c反向时的结果,L是静止时的状态。设在接近真空的管内的光速在B参考系内为,频率为
,其实只需要满足
就可以得到接近真空时的实验结果。
假设以下条件:
1.光对于发出者时C
2.光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时间速度相同
考虑以下情况:A正以速度V向q运动,q发出的光经过a到达B,如下图所示:
A接受后发出的光速在B看来为。A再发出的光的频率做如下考虑:
光从a射向B,速度相对a为C,t0时刻发出一光子,b收到的时间为,t1时刻发出一光子,B收到用时
其中,那么B的两次间隔为
,也就是
。
假设为发出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则有
,因为
,所以
,则
。
所以这种情况也不成立。
再考虑上一章的情况,计算频率:
如下图所示,a朝向b运动,速度为v,光子对于观察者速度为C;
t0时刻a发出一光子,b收到时间为,t1时刻发出一光子,b收到时间为
,
两次间隔在b点为,
,所以
。
回到下图中即为,因为管A正远离B,所以管A中的时间加速,事件用时缩减为
倍,那么在观察者b看来管中光的频率为
,
那么=
,相当于光速为
时的结果,这和实验结果也不符合。
所以结论:
1.光子是粒子,有确定的位置
2.光子对于发出者的速度时C
3.光子对于接收者的速度时C
这三个条件不可能同时满足,或者对于光在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