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
是,我们想和喜欢的人去游泳,也想做很棒的工作,但我们每天只有24个小时,要怎么去明确自己应该先去学游泳还是学英文呢?
当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去学习未知的技能,通常会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尝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不用特别为了去学习而学习。我们是在自己的基础“道”上去学“术”,就像是先铺好了马路,再允许车辆在其上通行。当车辆的通行量超过了马路的可承载量,就需要我们去拓宽马路或开辟新路。这就是套路呀~
前面说过我想做一枚斜杠青年,也说过我的职业是行政类的,所以多样化的输入和输出是我个人的兴趣也是职业的需求。尽管我也会茫然应该先去学习阅读写作还是学习家庭装修,但是“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不变的学习理念,“学习输入——思考和整理——写作输出”是我喜欢的提升方式,“内扩知识体系 外提工作效率”是我树立的个人目标,明确了这些原则,我就不会因为自己不懂而特别焦虑。
探索未知的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去完善、扩充、优化整个知识体系,并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帮助更多的人。
我非常喜欢这个观点。
发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配上生活小图是因为我想用文字向亲友们说明我很好;写行政讲堂就是因为我有道也有术,我希望能帮助更多刚步入工作或者想要更快提升自己的人;写随笔是因为我想用一点点的文字激发大家去提升自己、去热爱生活。
当然,我需要不断更新自己,让大家学到更多,这也是一个前进的动力呀~
上面是我的故事,那当你想要开始学习,要如何去聚焦呢?
1.梳理自己的技能点
既然要开始学习,就应该先了解有哪些技能~
我理解的学习,是将生活工作化、工作生活化。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技能是多方面的,有些我们仅限于了解、有些我们能融会贯通形成个人技能。我用表格的形式,将目前在用的和接下来5年内我会需要的技能,制作成了三张技能地图。
1️⃣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应该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除了这些技能,再加上软件使用、穿着打扮、收纳整理等基础类技能,就形成了“成为超级个体的技能”。
2️⃣因为行政工作涉猎较多,我选取了解级别以上的内容,形成“公司行政涉及技能”。
3️⃣我的生活技能一直不在标准线上,所以相对随意,简单梳理,形成“生活技能”。
2.聚焦自己的学习点
了解了有哪些技能是可以选择的,下一步就是要去选择我们想要去学习提升的技能了。
我们在选择要学习提升的技能时,可以想象一下五年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再想想要成为那样的人需要哪些技能。我们要把自己的焦虑变成一颗颗子弹,去瞄准技能点,逐一突破。
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低估自己的学习潜能。当我们根据重要度和时间紧迫性将技能的分类,想提升的技能可以分成这样四个部分:
我相信那些非常重要且马上要用的技能,即使下一秒开始学也是来不及的。
那些不太重要的,无论是马上要用还是以后会用,都只要慢慢了解就好。
所以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那些非常重要以后会用的,这里要明确一点:这里的“非常重要以后会用”应该是建立在“你觉得很重要也确实很重要的技能”,而不是“领导(家长、朋友)觉得很重要的技能”或“其实没啥用的技能”。
3.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通过选择自己要提升的技能点,你会明确自己到底是想在工作上去打拼还是生活上去提升,这对女生其实是更高要求的选择。既想当女强人又想当伟大的母亲,这是很难平衡的天平。
无论如何困难,提升技能的第一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当我们在自己知识罗盘上定位时,一开始并不会明确的了解自己所了解、掌握的技能是属于通用技能领域、专业技术领域还是专业领域,也不会去刻意定位自己是在舒适区、学习区、冒险区还是盲区。
但当我们想要走出舒适区,就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走到哪个区,我的建议是:先走到学习区吧~先看看这个技能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你可以学习的,不要贸然走进了冒险区,把自己原本的生活搞得一团乱。
曾经有朋友毅然决然地离开原本熟悉的工作岗位,跳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从零做起,结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所以,不要跳过学习区,不断扩大学习区就好~
梳理自己的技能点——聚焦自己的学习点——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三步快速聚焦自己的学习点,实现技能提升~
现在就开始,去画出自己计划学习提升的技能逐一突破吧~
这是我的计划,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