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麦家最近引起了我的注意,最近出版了他的新书《人间信》,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也是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一本书。
《暗算》、《风声》、《解密》,让麦家成为中国著名的谍战小说家。《人生海海》也相当受欢迎,这部《人间信》则是他的又一部力作。用他的话说,是他对心灵最深处的痛点的碰触。
他诉说了在写这本书的前后的一些过程。父亲去世了,他回到以前生活的村子陪母亲生活了半年多。
在父亲去世的一个月里,母亲天天流泪,让他看到了相濡以沫的爱情。与此同时,童年留下的一些伤痛以及这个村子里一些人和事对他造成的阴影始终在心中挥之不去。在这段日子里,母亲感觉到了并和他进行了长谈。他心中的结慢慢解开,也终于达成了一种心灵上的救赎。
于是他开始去触碰内心最隐秘处的伤痛,将它们诉诸于文字,就有了这本《人间信》。这本书的完成用了四五年的时间。
他在寺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完成了这部书之后再回到家里,身体出现了问题。
医生看到他问了一句话:“你这些日都做了什么?”
他问:“怎么了?”
医生:“你的力气都被用尽了。”
当听麦家说到这里,我被震动到了。写小说真的可以耗尽人的全身力气吗?写作不是看上去坐在那里很安静的吗?
其实不是。写作对人的大脑、心灵以及精神都是极大的消耗。
我想到了路遥,一个写书写到死的人。他把写《平凡的世界》当做一个事业。在写之前,他躺在沙漠上问苍天要不要写;他花了四年的时间提着行李箱到处收集素材;他住在煤矿附近,“早晨从中午开始”,奋笔读书,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还有三毛,曾经狂写三天三夜,最后把笔一扔,说了三个字,“去医院”。
如果看到一个搬砖工人干了一天活累得筋疲力尽,连饭都不想吃,我们似乎不会觉得太诧异。可是,当听说一个人写文章能写到浑身无力,便会引起一种强烈的震动。为什么?
因为我们能够理解那些看得到的疲惫,看得到的累,看得到的能量消耗,但是我们看不到精神上的、心灵上的能量消耗。
写作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精神消耗,同样,它为我们提供的价值也是关乎精神的、心灵的,也是无形的。
作家看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飞速运转的是大脑,耗费的是心灵和情感的碰撞,那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探索。
他们像一个挖矿人,在寻找人性中不为我们熟悉的矿藏,把它们提炼出来让人们看到。
有的元素被包裹在不易被辨识的外衣下,被包裹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等待有心人用一双慧眼,一颗敏锐的心去捕捉到、一层层抽丝剥茧去探及深层的秘密。
作家就是这样的挖矿人。他们用一种看似很轻松的方式,努力做着一项很辛苦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