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了这本书,用了不到一节课的时间阅读完后,感受真的如导师所说的一样:这是一本披着推理外衣的温情的、有爱的小说。尤其是里面的人物深深打动了我,当即就决定一定要引导孩子理清和体会人物性格。
再进一步思考如何用好这本书的时候,准备将之前带领孩子阅读的方法从口头呈现变为文字呈现。群里的很多老师也采用了文字呈现形式展开阅读。我设计了一份预读单,从观察封面到猜测故事,再到家长对创编的的故事感受,和最后的阅读计划。
昨天进行了新书发布会。通过推理小游戏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也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再展示分享自己的预读单,分享自己对封面的观察,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分享自己的阅读计划。孩子们给我的感受是:老师,赶紧给我们发书吧。
终于等到发书了,我请了两位孩子,并告诉班级孩子这两个孩子是我心中早就定好的人,原因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拿到新书用手抠,用牙咬,终于撕开并翻开了新书。我让他们找找这本书的小秘密,学生找到封面和封底展开是一整幅画,并且封面可以拆掉,装订方式也不太一样……这样找着,学生的兴趣就更大了。我立即让他们收起书,请两位发书的孩子到讲台前,郑重给这两位孩子发了奖状,并说明理由。学生又是羡慕又是可惜。这个时候胃口吊得足足的了,开始阅读吧。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在看。
这次的阅读预热活动,我觉得举行的比较成功。首先,在读之前就创编了故事,练了一次笔,也让孩子对书中的内容充满向往;其次,由家长品读创编的故事,家长的语言透着对孩子的鼓励,对孩子的惊讶,对这本书的兴趣;再次,形成文字的阅读计划,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计划,再实现起来,学生可能更有劲头;最后,在新书发布会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但是,这次活动也存在不足。首先有个别家长态度冷漠,对孩子的创编不能给予积极地反馈,这或多或少会打击孩子积极性和阅读兴趣;其次,课堂上时间有限,孩子们的预读单不能完全展示,即使展示了,也只限于几个人。如果进行的时间更充足,分享的人更多,可能孩子的收获更多。再以后的活动中,就要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班每次的新书发布会都赶在教师之夜前进行。是我想检验自己对书的理解和活动设计,是否正确或者合理;也想在没有听教师之夜之前,逼着自己阅读、思考、创造,这样再听教师之夜的时候,我会更有重点,也对我没想到的问题,思考更多。当然了,当发现自己有偏差的时候,是会有些沮丧;但当自己和导读老师的想法差不多的时候,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可能这就是新手学习的样子吧。
通过这次的新书发布会和教师之夜,我对本书的把握是没有大的偏差的,也是从人物特征的入手来体会本书的含义。但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本书里面的线索,破案的线索等,关注这些肯定会给学生一些写作意识;学会了故事公式,这对让孩子复述故事也是很有用处的……这些主要的是帮助孩子理解本书,孩子有了理解,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对学生持续的阅读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跟着团队加油。嘱咐自己:且学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