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落下去的时候,鲜有人怀疑过太阳是否会照常升起?
但人类社会中总有少数的人,悲伤的遥望星空,彷佛看到可怕的未来。1998年罗宾·汉森在他的书《大筛选》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描述人类群体将要面对的踌躇困境。在寂静的森林中,一个猎人经历了诸多困难,终于在搭建好自己的营地。风雪降至,猎人划亮了他最后的火柴,去点燃还未干透的枯木堆。在这个故事中,人类群体就是猎人,化石能源就是那根最后的火柴,在新能源的篝火点燃之前,如果火柴燃烧殆尽,风雪中猎人将无法生存。
1914年,这个世界上的石油还有“甜”“酸”之分。伊朗的“甜”原油被蒸发掉轻组分,再提炼供人使用,原油利用率在30%左右。“酸”原油则无人问津。
而今天,曾经的原油净出口国中国,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变成世界上最大原油进口国。为了开采出的能源,在东海和南海,中国的海军和空军保护着油井;为了进口更多能源,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改造着古老的非洲;为了更好的利用能源,技术在被不断的翻新,去处理API越来越低,杂质含量越来越高的原油。
这根不长的火柴还在明亮的晃动,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火焰即将燃烧至尾部前的灼热。化石能源还能加工多少年?石油五十年?天然气一百年?煤五百年?为了十几亿人的福祉,中国正在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处理着这些化石能源。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中,进步是这个时代的主轴,周边的事物似乎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如果我们去盲目追求一个富足的将来,可以预见,核心能源将很快消耗殆尽。
也许在将来,人能真正掌握太阳的伟力,将聚变的能量束缚起来获取几乎无限的能量。但从理论到应用,最终技术的实践有着漫长的等待。
我们节约在当下,就是延续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