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这些词开始流行起来到底什么才是长期主义呢?很多大V随口都会说一句做时间的朋友,没有什么事情是时间解决不了的事情。罗胖用莫高窟的例子,用“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来说明长期主义很好,长期主义会有复利,长期主义会产生奇迹。这些话咋一听感觉有些道理,那些体育运动员那个不是经过长期的训练,那些牛逼哄哄的人那一个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艰苦奋斗的经历,又有几个没本事的人能够长久的幸运呢,中国不是还专门为这类人发明了一词“德不配位”嘛,这样一想,如果自己不说自己不是长期主义者,似乎我们就不配拥有成功。
长期主义的坑:
如果把大学分成努力,不努力两类人,最后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学毕业的时候有的人学习很努力考研成功去了985名校;有的人平时不努力,但是最后报了个找工作的辅导班学习面试技巧进了大公司;有的人平时很努力最后和当了四年混子的去了一家小公司。这种现象到处都是, 之前还听说过大学宿舍里的一个段子:整个宿舍的人再商量到底去不去上课:去了不一定学,学了不一定会,会了不一定考,这个段子也调侃的这些社会现象。这个时候好像长期主义并不管用了,或者说只对某些人管用,甚至有的人临时抱佛脚(短期主义)成功了。
长期有多长?目标是什么?主义怎么守?
为什么你努力了365天,工资没涨,情绪渐涨?
为什么你背了100天单词,朋友圈有了努力的痕迹,生活却照常?
为什么你减肥1个月,吃糠咽菜,3个月后体重没变,甚或体重涨了,涨了,涨了!
我追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追求财富自由,他不香吗?
世界这么复杂,我脑子有病?,要做一名长期主义?要长期做一件事。
长期主义,在现实世界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书本里的复利效应确实很诱人,每个人听完工匠向国王要米的故事,心里肯定都会想象自己有一天能拥有复利带来超级回报,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找到能完成复利这样巨大的财富的人似乎只有股神巴菲特,罗胖说的艺术上的奇迹——莫高窟,马云坚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创办的阿里巴巴。长期主义确实是有效的,但是注定是稀缺的,是社会少部分人坚守的。
成就or成功——摩天大楼不是一日之功
长期主义注定是稀缺的,是要建摩天大楼的人品质,和我们普通人是没有关系的。前两天我看到一个一群为创业者准备的辩论会的辩题“在创业初期,到底是活下去重要还是企业使命重要”。
如果你拿到的是“创业初期,企业使命重要”辩题,你应该怎么和对方辩呢?其实大多数人明白,企业活都活不下还要企业使命干什么?这个时候有的人估计死的心都有了,这不明摆着输了吗?
但是事实上,认为企业活下去重要的人,会认为只要企业资金链断了,整个企业也就完了,这不难理解资金链是企业的血液嘛。但是认为企业使命重要的人,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他们不再乎账上有没有钱,他们只要意志不倒下,他们就不害怕,他们的企业就还没倒下。其实马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们20几个人在家办公,开的互联网公司,为了活下去去街上摆摊,如果大家现在看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在街上摆摊为生,我向大家一定会觉得这是一家山寨公司,以前我觉得孙正义给马云投资的桥段很扯,我不明白,现在回过头来,我似乎明白了,最后马云这位企业家盖成了他的摩天大楼。
你希望守护一个爱情,你希望山区的孩子有学课上,你希望做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产品,你希望解决某个社会难题,你希望办一家伟大的企业等等,如果你要盖一个摩天大楼,你最求的是人生的成就,你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你追求的不是别人眼中的成功, 这个时候你需要有长期主义这样的品质,因为这样的高楼需要你长期的坚守才能盖成。
用什么盖成摩天大楼——能力圈
世界这么复杂,人心不可测,在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弱肉强食,下一秒你会被什么打垮,你都知道,你怎么盖摩天大楼,你的摩天大楼稳不稳,下一秒会不会自己就垮掉了。那我们长期坚守的东西应该是什么?你盖楼,你就得用砖,而不是沙子。我们怎么知道什么砖头,什么沙子呢?你得知道, 知道你的武器的边界。
股神巴菲特说过: 别人贪恋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一听好有道理,但是怎么用呢?最近股市跌得那么凶,你敢买吗?但是巴菲特就敢买。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巴菲特的能力圈,这是他的武器,他知道的武器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他能鉴别出他认为好,那些是他不能买的,那些是他不了解的,不敢碰的。我们不仅仅要明白我们的经验,技能什么是用的,还要明白它什么时候会失效。我们才能鉴别出好的砖头,防止摩天大楼夭折。
因为任正非知道科技企业的核心是技术,所以他长期坚持研发;雷军知道性价比是对的,所以他干长期坚持性价比。
是什么样让巴菲特有勇气买一只股票长达数年?
如果不是巴菲特的理性,他的能力,他有勇气持有这么多资金买股票吗?,如果不是他的感性,他的感性,做一家这么伟大的投资公司,以他的能力,他会长期主义,价值投资吗?
勇气=理性×感性
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时候作者再讲以始为终的时候建议我们写一个个人宣言类似你希望达成的个人成就,并把它作为你的原则,生活的方向标,当时我不能理解也写不出来,觉得很奇怪这种东西能有几个人能写的出来的啊,现在算是有几分明白。
摩天大楼不是一日之功,在面包面前也没有几个人敢选爱情,长期主义是通往理性的地方,愿大家能理性一些,找到你敢长期做的事业,也希望大家感性一些,追求人生成就,在复杂的世界长期坚守,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