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卤菜摊。老板娘很会做生意,利索地帮我将肉剁成块,口中一个劲儿地夸自己做的菜好吃。
“妹妹呀,你好像在我家买过菜的吧,保你好吃。家里有大宝宝,我这个鸡腿就剁大点,宝宝多大了呀?”
“不用,我还没结婚呢。”
“哦哦,多大了啊?”
“27岁。”
“哦哦,27岁,不过也能谈了。我们那块有个女的今年都39了,还没结婚呢。”
我不禁愕然,快快付了钱,不想再接下话去。
一路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要是我当时对她说,我今年也是39岁,她会作何反应呢?怕是会多看我几眼,好奇的眼神里闪着星星点点的怜悯。其实我知道,于她而言,27岁未婚的我也挺可怜的,成为众人小聚的谈资,继而被淹没在别人的口水里,也是理所应当的。
总有一些人,偏要多管闲事。试问,你不是当事人,又怎能理解当事人的苦衷。别人的生活,你又凭什么评头论足?
曾经听到过一位母亲说起自己的儿子的婚姻,显得一脸得意。在她看来,她儿子从未考虑过要和女朋友结婚,之所以结婚则是女方催婚的结果。女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等不起了,而男人再晚几年也不迟。我猜,光凭着这一点,这位母亲怕是也要在儿媳妇面前作威作福,自感高人一等了。
同是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呢。
同是女人,什么时候开始,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有了条分界线,小于25岁的是早市的黄瓜,碧绿挺拔,顶头的花冠亮黄亮黄的,卖价自然高,而大于25岁的则都是被挑剩下的,别人推三阻四地才愿意收下。
在这样一座小城市里,好似唯有婚姻才是女人最好的归宿。
有段日子,我也经历着这种煎熬。曾经的小学同学拽着娃来接种疫苗,单位里最后一批的小青年陆陆续续发来结婚请帖,新朋友、旧相识会在听说你没有男朋友时表现出一脸诧异,没有人会在意你心情的好坏或是对未来的打算,好像问出一句“谈对象了吗?”就是最大的关心了。
那时候,家是不敢回的。母亲唠叨来唠叨去,最后不会忘问一句“和谁有戏吗?”,然后在听到我那否定的回答后长叹一口气。家庭聚会的场合更是躲之不及,“不能太挑了,差不多就行了”这句怕是听得最多了,我也只能微微苦笑,点头说“嗯”,然后岔开话题,实则内心早已有掀桌走人的冲动。我这单身的事实,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错,让我背负着不孝的罪名,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更可怕是,我自己竟也不知所措了。我会在开车的路上突然想起曾经的相亲对象,脑海里闪现的满是对方的好,好像那些不喜欢的东西都被自动过滤掉了。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傻,担心碰不上更好的,也只有逼着自己拼命去回忆当初拒绝对方的诸多理由,才得以安下心来。
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总是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性格太差了?是别人眼中的奇葩?”
那时的我过得好累,每天像是被困在阴霾里,挥之不去。
现如今,我倒是松了一口气,母亲也不再催促我,也对我多了些许笑脸。可是反过来想,如果现如今我还是单身,我母亲又会怎样呢?
我不敢想,我怕是会逃离这个城市吧。
我很担心身边面临同样问题的朋友,是否也会像我一样走向自我怀疑的道路。
我们无数次幻想白马王子的到来,却在现实的生活里落得一地鸡毛。
在寻爱的路上,难免波折,世俗的眼光,我们无力改变,既如此,是否就该随便找个人嫁了呢?
作为女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着艰辛,我们要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生理的痛楚,挣扎在世俗的条条框框里,并用尽爱的全力让自己开出花来,惊艳那一时。
我们如此努力,为的是什么?
如果现在就放弃,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哪怕没有婚姻,至少还有我自己。也正是眼前种种的磨砺才能让我们更加明晰:
女人,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别人怎样看待你,这真的重要吗?
也许有朝一日,在不经意间,却能收获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