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A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这句诗道出阅读与写作的真谛】

Photo By story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出自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当何解?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根据实际需要,先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经验之谈。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读得再多又有何益?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不论取“破”字的何种含义,“读书破万卷”都是适用于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是“万卷虽多当俱眼”。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有本”。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虽然从逻辑因果上来看,未必读的越多就写的越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写作较好的人他的阅读量一定不会少,而且所涉猎的文章范畴也会比一般读书人要广泛。也就是说,阅读量的大小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充分条件。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希望自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我认为不管你是否想成为一个作家还是仅仅想能够写一点随笔,亦或是只是在网络上开一个博客,抒发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那么你所写出来的东西做为一种文字载体,必然要经过你的读者的阅读,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你的写作才有意义。但内容空洞的东西并不容易被别人接受,而要想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阅读必不可少——因为阅读能够提升你的文化积淀,扩展你的视野,给你更多的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既然阅读与写作有如此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通过大量的阅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文学修养或者是知识积累。但我们所说的大量阅读并不是什么书都读,也不是一本书中什么都读,应该有所取舍,阅读的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分。即使是名著,他里面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不去读他,要发扬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风格,“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杨际德《写作课的真谛在哪里?》——中国教育报)。也就是说,我们读书要读文章、书籍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只有这部分凝聚了作者最大心血的东西对我们最有用。就象一锅经过文火慢慢熬出的鸡汤一样,精华营养都在汤里了,至于鸡肉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简单处理掉就行了。我们将鸡汤的营养吸收掉,化为自己的东西,用于增强体质,实际上也就是说将文章中的精华用来作为我们写作的知识积累,并为写作添枝加叶,增强文章的内涵和可读性。

壹個小stor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2评论 3 13
  • 编者按:近期学了不少议论文,在学完《学问和智慧》后,设计了一个两个小问题,让孩子们尝试写写微信的议论性的文字。 话...
    执笔溢情阅读 4,954评论 0 0
  •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而且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
    zhwhong阅读 4,906评论 1 6
  • 张宇翔琳阅读 2,490评论 0 0
  • 今天在微课上学习应童老师讲的《培养孩子专注力》,我也是遇到因为孩子不专心的问题才打开链接进入听课,还满怀期待...
    曼呼吸阅读 3,085评论 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