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课上学习应童老师讲的《培养孩子专注力》,我也是遇到因为孩子不专心的问题才打开链接进入听课,还满怀期待老师有什么技巧可以教怎么制服孩子的好动,从而让他们安静下来。其实怀着这样的念头,一开始就错了。
一开课老师就发问道:你如何理解专注力。在线上学习的学友们各抒己见,答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理解呢,也是浅显的,觉得专注力就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 应童老师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一一墙洞理论,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专注力。墙洞理论具体来讲就是,要在一个很结实的墙壁上打一个孔,因为墙面很大,就要先确定一个位置,然后聚焦在确定的孔上,选好工具持续击孔。在击穿的过程也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也许墙壁很厚,需要长时间才能击穿;也许墙的材质很硬,需要很有耐心才能击穿;也许因为工具不适合击眼前的这面墙而需要更换合适的工具才能击穿等等。
所有的这些努力呢,比如说需要确定焦点,还要发展耐心的能力,发展能更换工具的能力,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等等,外在的所有一切准备工作和努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击穿这面墙。当你击穿推翻这面墙就发现外面的天地更广阔,风景更优美。
从人生大范畴来看,专注力体现的就是生命的深度(深度也就是高度)。只是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不同。尤其是早期的孩子,他们专注不专注,他们对专注力的表现形式与成人不一样。安静就是专注吗?身体安静并不代表心里是安静的,也许你静静地坐着,心里却思绪纷飞,万马奔腾了;好动就是不专注吗?有些孩子喜欢动来动去,看似好动,其实是在体验、在寻找、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墙和自己喜欢的墙。可不幸的是,在很多孩子探索的过程中就被父母贴上标签,被称为所谓的熊孩子,调皮、捣蛋、出格等等。有的孩子甚至还没来得及去探索就被父母定格在已经选好的墙上,不允许他们一一去探索,这些孩子被称为乖孩子,听话的孩子,没有棱角。
联想到外甥女做算术作业的时候就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来请教等我分析问题的时候,发现她老是喜欢动来动去的,衣角拉来拉去,眼睛瞟来瞟去,脚丫动来动去,当场就会被我教育不专心,给她贴标签。
老师的话真是醍醐灌顶,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做错的人是我。我不应该以我们成人的观点去要求她,更不应该因为我的无知而随意给她贴标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我学会反思自己。不要以我们成人的框框架架去限制每个孩子的成长,不同的孩子表现形式都不同,安静的或是好动的只是他们思考或学习的外在表现而已,更不要随意给她们贴上标签。我们要做的是要让自己更好的成长和对自己负责,然后慢慢影响到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对自我负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