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六一”假期快到了,但是小学生小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假期”意味着作业更多。“先看看老师留多少作业再说去哪儿玩儿的事吧”,在爸爸提出要带自己出去玩时,小智忧心忡忡地说。
相信我们都经历过类似的“假期”,无论是双休日,还是儿童节,或者法定节假日,乃至寒假暑假,都是在比平时更多的作业中度过。
“假期”约等于“作业多”,这个概念不仅在学生们的思想中,就是在很多老师思想中也和“1+1=2”一样的理所应当。
“放假那么多时间,不写作业干什么?”这句话估计能代表不少老师的心声。但是,身为老师却忘记了“假期”的基本含义。
“假期”,休息或放假的日子。这就是假期的解释。但是,在学习成绩、分数、考学的压力下,使得我们却把假期当成了一个“补充学习”的好机会。这怪不得老师,就算老师不布置作业,家长也不会让孩子“闲”着,这样那样的辅导班会将原本属于孩子的休息完耍的时间给填满。
在巨大的压力下,使人们只注重貌似能快速提升学习成绩的一些短期手段,而忽略了人需要全面发展的长期需求。
正如“一张一弛”所表达的意思,人也需要有充足放松闲暇的时间,这样才会给思考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留出空间。不要说学生不懂得思考,在闲暇的时间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甚至是玩耍,本身就会不自觉地触发他们主动思考的神经,也会在学习之余给予他们最幸福的东西——快乐。
这些在现在看来似乎不太现实,但是,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社会氛围的变化,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些终会在某一代学生身上实现。
因为,社会的趋势是永远向前,“高分低能”的人肯定没有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来实现。 或许有的老师走在了前列,已经在这个“六一”给孩子一个没有作业的“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