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原因不能称之为经验,只有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取得一定成果之后总结出来的才能叫经验。一战失败的一年后,我来回忆与总结一下当年走的坑。
2019年2月16日上午10点,湖南考研成绩公布,政治74、英语75、专业课一124、专业课二、118,总分391,(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排名第7,没有特别高兴,毕竟是二战,但二战所经历的几个月使我对一战期间的经历与失败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简单介绍下一战的情况,本科云南一所过线差不多就能读的二本院校,英语基础四级450、六级417,考的是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专硕,总分354,过了A区国家线9分,但差学校复试线1分。我是从17年1月就慢慢开始准备,但在16年下半年就决定开始考研并且搜集相关信息。
总结一下不一定具有通用性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1.政治的选择题才是政治分数的关键。
因为大题全是背的肖秀荣,可以说拉不开差距,所以关键得放在选择题,这里可以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在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将各个机构和老师的预测卷里的选择题都做一遍,看下错题,我二战刷了37套预测卷的选择题。(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二战74分,选择题比去年多了4分,大题多了两分。当然一千题和视频该做就做,该看就看,时间自己取舍。
2.英语阅读重要性不必多说,但不可忽视新题型。
一战时的新题型错了两个,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也导致英语没有上70,而在时隔差不多一年之后再做18年的题目时发现还是错了那2个新题型的选择题,但阅读理解比去年多对好几个。19年英语二的新题型也埋了坑,可见新题型考察越来越灵活,不再像以前一样是送分题。二战英语75,比去年高8分,就是高在了阅读和新题型。(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
3.专业课的交流不可忽视。
这里的交流既包括考同专业的(不是同一学校的也行),也包括和学长学姐的交流。去年准备专业课时很少与他人交流,当然一方面是考的人不多,而且和考的人不熟,另一方面是一战挺刻苦,差不多把所有时间都投入进去了。而交流可以说是一种放松也可以说是一种查漏补缺,和学长学姐的交流更能获得不少方向性和细节性的帮助,所以二战的时候我倒是咨询过好几次学姐。(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
4.专业课真题得好好利用。
一战研究真题研究的晚,因为怕太早看题会记得题目从而影响后期的模考,事实证明根本没影响。研究真题能够帮助自己摸清学校的出题方向,从而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选择大于努力。
一战头铁,选择了一个985,结果大神打架,自己成了炮灰,所以二战果断换学校换专业。(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一般来说考研的院校选择比自己本科院校等级高两个等级会比较好。(三本-二本-双非一本-211-985-顶尖985)
6.书写
这个不用多说,老师一天看那么多卷子,书写好的肯定比书写差的分高,即使可能书写好的答得没有书写差的好,没办法,老师也是人。而我从小到大也是吃了不少书写差的亏,当然这个年纪去练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有个补救措施就是,书写得整齐,字不要太小,一行一行的排列好,字的大小尽量统一,至少这样看上去的第一印象还行。
7.公共课的重要性
不少人专业课挺高,但跪在了公共课上,要么是分不高,要么甚至没过线,我在二战的时候也是更加重视两门公共课,在上面也投入了更多精力,最后政治高出6分,英语高出8分。(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
8.心态的调整
一战10月份的时候心态比较焦虑,会有点崩溃,而12月的时候心态又有点太过于放松,个人觉得整个备考过程心态还是不要有太大的波动。二战心态还行,有时还会出去打球,下馆子,整个考研期间还一直看《吐槽大会3》。心态差来自焦虑,焦虑来自力不从心,要么更加努力使自己麻痹,要么降低目标使自己看到希望,个人觉得后者会比较简单,有时还是不要太难为自己。(二战的经历在这:考研复习3个月,初试成绩391,记录一下历程)
9.想考高分,论文必不可少
其他专业不太了解,但新闻传播考研想考得高分,一定得多看论文,新传的的题考得灵活,只回答书上的内容是肯定不够的,所以看论文不够,最好还能把论文的小标题和观点背下来并且用上。
虽然初试成绩貌似在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还行,但是排前面的还有几个大神,所以依旧不能懈怠,要好好复习,争取能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