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厅系统气排球男女混合大赛,每队三男两女(至少)组成。
厅机关组三个队,二层机构九个队。十一个队分成AB两小组,周六小组赛分出前四,周天决名次。
我呢,一个二层机构球队的备用运动员,只是打机关弱三队时贡献了点流量,上场一局半。为什么是一局半呢?第一局轻松赢了,战前还有人说不要把三队打成21:0,于是队长决定,第二场三女两男上,主力留着打强队。结果,第二局上半场对方势如破竹。办公室主任一看,不好,阴沟里要翻船啊。立马把我换下,换上曾经在少林修练过的弟子李男。
换上他之后,虽然连拿八分,但仍输掉一局。第三局扳回,2:1领先。这也是唯一一次打了三局的循环赛,其余的都没有拉锯,要么2:0赢,要么0:2败。
呵呵,要说战略战术的重要,我在另一个战场上更强烈感受到了。
因为后面没有弱队,我感觉完成运动员这个角色了。原来有信心,并不是自己打得好,其实是队友打得好,我只是躲闪腾挪身手比较敏捷而已,遇强则强,反之队友稍弱,我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一传接不好,二传不到位,扣球又下网。所以没有赢面的时候,队长想派我上,我心里有阴影也不敢上了,毕竟事先说好的,只是主力突然肚子痛什么的时候,才启用备用队员。所以后面我就到处走动,去露脸,因为今年又承接了厅里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处长们运动员的支持。
厅机关一队,由L厅场外指导。对阵二层机构东盟中心。就整体实力和体力而言,东盟青一色年轻人,一队呢,偏老,从赛后出汗程度即可看出,东盟比较强。但经L几次暂停,两次换人发球,东盟显得有些乱。结果一队反而以21:20,21:17胜。呵呵,险赢后,几位处长紧紧围着L厅,兴奋随汗扩展至全身细胞单元,笑容在脸上越摊越开。
其实最开心的是观众,好多好多包袱和爆乐点啊!我都巴不得把自己分成四份,一份看一个场地。
水漂球
对方直发至我方后场,小小~小手一勾,球向中场回来了一小段,正以为完蛋的时候,WG一扬手又往前拨了一段,然后二传网前一碰,球小跳着落入对方场地,仿佛是《长津湖》中易洋千玺用石子打出的水漂。
弹弹球
打着打着,不知怎么地球就落在自家网下,想把它捞出来,轮流捞了三次,球还贴在网上挣扎着出不来,更没法弄到对方阵地去。
僵球
两方网前争球,球在网肩上爬上爬下,最后落至某女手里,她撑着就不动了,停了几秒后,才醒悟过来似的,把手放开。“哇哈哈!”笑倒一大片业余观众。
最激动啦啦队员
情报所、发展所各有一个。每次赢球就往前走两步,大喊一声“xx所,加油!”“xx所,加油!”喊完又退回去。我凑过去,对着某男的脸,拍拍他肩膀,然后握他的手,“至于吗?!激动成那样!”他笑得满脸肉道道,“激动了激动了”,他连声说。
最酷眼镜哥
某院一哥们戴一副白框眼镜,疑似游泳镜似的,镜腿比一般的宽2-3倍,超级夸张。让我在万里丛中,一下就看到了他。其实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趁休息空档,我走到他面前,他主动说:“我的眼镜很酷吧?”瓜瓜隆地咚。
无奈的裁判
第一局山区队大比分输,第二局,垂死挣扎,从4:15追至18:21。这时周围群众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在网前白线内往下压球,只见裁判手举了一半又放了下来,偶尔碰网也直接无视。裁判只是摸摸头,挤出一个很无奈的笑容。
最妖娆的发球动作
吴处拿起球,双腿前后站定,上身往后仰,前腿自然弯曲,一抬手,身体往前弓,同时球拍出去。一系列动作瞬间流畅完成,很是妖娆。
对抗规律
厅机关一队与二队时,似太极,你拍一,我拍一,轻发轻推,推杯换盏,演译友谊与平和。也是啊,一起干活的同事,高低尊卑早在职务中体现,平日神经绷得太紧,突然来一场人性释放,何乐而不为?
二层机构对二层机构,那个球仿佛穿上职业套装,发球旋转沉沉地往地板砸,二传到位,扣球掷地有声,拦网啪啪作响。队员们平日很少见面,疑似陌生人互打,无所顾忌,场外还有这么多系统内粉丝睁大眼睛看着。所以,那些帅哥靓女们更是来劲,有多狠打多狠,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决赛阶段,更是白热化。打得气势汹汹、气势磅礴,刷出超高集体存在感,赢了大喊大叫,围成一团。观众拍手高跳,呼啦啦,哇!哇!哇!
球馆建在办公大楼四楼,墙壁挂了不少隔音材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共鸣箱。唱歌比赛乒乓球比赛,都没有这种大片效果。
球馆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