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持续关注着江歌案,已赶上了追剧的节奏。心疼江母的同时也感叹着被网络无限放大的错误,让原本正义的人也被逼的无法再善良下去。
江歌和刘鑫同是日本留学生,舍友,闺蜜,然而,江歌却被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
翻看了几个《局面》刘鑫和江母见面的片段,一个是独女突遭凶杀的单亲妈妈江母,人生瞬间失去全部重心。一个是室友惨死在公寓门外,自己躲在门内的幸存者刘鑫,背负恐惧、愧疚。一边是单亲母亲失去女儿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一边是承受巨大舆论暴力的再也洗不白的闺蜜。
好多场景看后眼泪横流,江母手里拿着一家三口的照片,手捶着胸口,撕心裂肺的哭道,“我的歌子啊,那十刀刺到妈妈身上多好,鸽子回来吧,妈妈想你了”。这种痛只有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才有资格说这种感受,太痛了。对于江家来说,女儿走了,希望没了,就像天塌下来了。
同为一个悲剧的受害者,刘鑫。为什么这个案件更多的舆论把矛头指向她,大众把她推向了舆论的制高点,同时受害的双方怎么撕扯到现在?
这源于江母的一篇微博。为了让刘鑫出面,江母在微博上公然的曝光了刘鑫一家的私人信息。让原本亲密的两个人,却在隔空的网络沟通中隔膜不断加重,甚至让悲剧带给彼此的伤害越来越深。
我们可以理解作为一位母亲想迫切了解女儿临走时的一些真实事实证据,而刘鑫迟迟不出现甚至逃避,确实不对,但公然曝光这样的做法就是对的么?
刘鑫在接受采访中提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收到诅骂的短信,还有骚扰电话,父母亲看到这些都忍着,她说她现在生不如死。
随着微博和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出现,公众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舆论空间和言语表达空间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释放。在不明真相之前,一些吃瓜网民各种无端的猜测,原本一件芝麻大的事件一旦放到网上,却能够被无限的放大。而网民的行为更加趋向于“群体极端化”。
“群体极端化”最早是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根据这种理论,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来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会变得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
我们的同理心更多的是同情失去爱女的江母,这是人对于弱者的同情的本性,再回看江母撕心裂肺的痛,我也是眼泪唰唰的流,但是同样刘鑫就不痛么?
刚开始在网上说刘鑫把门关了,让江歌无法进门,于是这件事把更多的人的焦点转移到了“门到底锁没锁?”,好像对于眼前不可否认恶毒的杀人犯陈世峰的讨伐却少了。因为法律对他的惩罚不会推迟,而法律里没有关于刘鑫这样做的道德条例。
刘鑫口口声声地说“没有锁门”,却在法庭上被警察的录音“我锁门了,别骂了”这几个字啪啪打脸。虽然她随后解释道前面少了“怎么”,但是对于这样的解释,很多网友还是不买账,更多的是骂刘鑫的话不找边际,不可信。
当然我看到新闻后,也很是气愤,但是我觉得刘鑫也有自己的苦衷,只是现在怎么也洗不白了。但是真相到底是什么,网络暴民就一定确信自己说的就是对的么?你亲眼看到了?还是你自信你的推断是正确的?
更多的是舆论导向让江母认为是因为刘鑫把门锁了才导致最后自己的女儿倒在门外,当刘鑫说出自己并没有锁门时,网友说她在撒谎,所谓群众极端化,正是在讨论后更多的人包括江母也坚称她在撒谎。但真相是什么?连法院都还没搞清楚,而你就这么肯定是刘鑫锁了门?
江母在日本发起请愿书请求日本法律判处陈世峰死刑,并收到450万的签名,江母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自己失女的疼痛。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能不杀就不杀,废除死刑计日可待的日本,被判处死刑简直大海里捞针,微乎其微。
而舆论更多的倾向于刘鑫,难道这就真的对于江母的请求所达到的目的有利。至少在我看来,两个受害人之间产生更多的怨和恨,更多的误会,更多的不信任,这真的太残酷了。
是陈世峰杀害了江歌,他是一切悲剧的起点。现在舆论貌似使陈世峰成为配角,而两个受害者在中间却不断互相插架伤害。
人世间的悲剧,莫过于此。
一个良善的社会,应该给一个愿意承担的年轻人机会。同时无论最终法院对于凶手的判决如何,我希望江母可以挺住。没有了寄托,可以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未尝不可呢。
在这个信息传播飞快的现在,我们还是要做一个理智的网民,我们有自己的言语自由权,但也请净化后再来发表言论。
一个等雪也等你的双子座姑娘梓涵,欣赏每位专注上进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