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不行,不吃,不要,从2岁左右,孩子就会把“不”挂在嘴边。严重的几乎对什么都说不。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期望和担心经常会促使家长使用“禁止”武器,回想一下,喜欢说不得孩子,收到的不行,不可以,不要这样……禁止令是不是更多呢?
当你希望孩子停止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于敏感期的孩子,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用:我们来做这个吧,我们去看看其他的等避免直接说不的语句。
其实喜欢说不是因为处于特殊的心理发育期,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反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个说【不】的游戏。
友情提示:这个例子适合在非正餐期间进行
提问:你肚子饿吗?
孩子会大声回答:不!
提问:你想吃米饭吗?
孩子会大声回答:不!(家长可以跟着一起大声喊不)
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
孩子如果还是回答不,家长可以自己开始吃冰激凌,如果孩子流露出想吃的意思,鼓励孩子说:我想吃,不用说的,点头也算,都鼓励,原则就是鼓励可以正确的表达自己这个行为。
当然,直接说想吃的孩子除了可以得到冰激凌,也需要得到对正确表达了自己的口头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用力说不的时候,给予一个二选一。
【你该睡觉了,很晚了。】
【不!】
这是我们的日常。
【你要现在就睡觉,还是再玩10分钟?】
【再玩十分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选一,实际上不管选了什么,都是睡觉啦。
再比如:
【吃饭了,不然你就不会长高长大。】
【不!】
二选一模式
【晚饭有白菜汤和红烧肉,你吃哪个?】
答案无非【我不饿,白菜汤,红烧肉,我都吃】(不鼓励小朋友说随便或者无所谓,这在我们家属于禁语)
如果孩子说不饿,说真的,少吃一顿甚至少吃几顿都是无所谓的。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现在这个年代,只听说营养过剩,和选择性营养不良(偏食),真的营养不良饿坏的孩子,至少正在看微信的家里不会有。
规则必须遵守。
如果一定要孩子做某件他不情愿接受的事情,家长应该向孩子作出解释,告诉他:“在停车场和过马路的时候必须和大人牵着手,否则容易发生事故,小朋友个头小,司机不容易看到。”然后明确告诉他结果:“如果你牵手,我们一起走,否则你只能呆在推车上。”所谓规则,就是不应该朝令夕改,牛妈也试过顶着尴尬在超市,陪着鬼哭狼嚎满地打滚的儿子,只因为他拒绝把不需要买的东西放回去,我说不放回去我们不能离开这。实际上,他哭了大约6分钟吧,还是自己把东西放回去了,我什么也没说,我就陪着,他放回去的时候,我说:谢谢你遵守我们的规则,把东西放回去了。他说:不客气。
不要以为孩子还懵懂,和他们对话的时候就不假思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们的言行造就的孩子。有的人总说,我家孩子不好带,我家孩子不听话。孩子不是一个物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这个小小人真正的性格和需求,引导他,满足他,让他学会表达自己,让他不惧怕表达自己,这样的孩子,是不会 难带的。同样,请家长回忆一下,自己对孩子【听话】的定义在哪里,你又对他说过了什么话,他有什么理由去【听话】。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延伸阅读推荐的绘本:大卫,不可以!这一个系列简直就是熊孩子加强版再现。不光孩子看的时候咯咯直笑,家长们也会有慢慢的带入感:这不就是我家那个小祖宗么!中文版也有的。0岁可以开始了,家长必须指引,以免大卫成了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