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在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不得不说,阅读方法很重要,会直接决定你每年的阅读量和对所阅读书籍的吸收。

  《洋葱阅读法》是偶然间在简书上看到的阅读书籍推荐,看了封面跟目录都比较有趣,而且内容不是很多,就想着试试看看这本在简书上很受欢迎的书籍是如何分解阅读的。

以下是自己对这本书阅读的总结:

  1、概念阅读

  《洋葱阅读法》主要把目前国外的一些主流的阅读学习方式进行了整合简化,其中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重要词汇的就是概念。第一次了解到概念阅读是在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洋葱里面也提及,但似乎没有把它应用到实际的阅读中来,这本书里把这个词通俗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理解这个词汇并掌握书中提及的方法,更能帮助你对整本书架构的把握,提取关键词进行整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2、碎片化阅读

  以前所理解的利用空闲时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目的,没有规划,久而久之便没有了坚持的动力,碎片时间阅读的内容也大都记不住。洋葱里面提到的碎片化阅读是有目的性的,很重要的一句话:在可以利用的时间以自己可以理解的程度去阅读。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范围或者对某个概念的理解,利用碎片时间去查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等有了一定积累再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到自己空闲的时间,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也更有针对性,影响也更加深刻。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快速阅读

  其实我觉得这一点对在图书馆或者在书店挑选书籍特别有用,我们可以对真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大概的了解,目录跟序言已经把大致的框架告诉我们了,我们直接的判断是否是我们需要的书籍,有没有必要借阅或购买。同样的,这本书里面也提到我们大可不必通读全书,有时候书中的某一章节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就可以通过目录快速的获取我们想要的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4、框架模式阅读

  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整本书的理解,更有目的性的获取我们想要的内容。在确定框架的时候范围不要太广泛,大范围的阅读不仅不能使我们更准确的获取我们想要的知识,反而会对某个话题失去兴趣。在阅读中慢慢的构建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有了一个具体的框架,然后再不断的延伸,可以使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最后总结形成我们自己的“系统”。


  这本书帮助自己对以前阅读方法重新做了一遍梳理,书的编排也很有趣,很多的新颖的建议很值得被采纳,在对阅读有恐惧感和不能坚持阅读的时候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明后,麦花又开了,一片淡黄轻柔。 这条巷子,西边被房屋堵住,东边荒草丛生。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南边。小路的两边是大片...
    英特瑞斯汀阅读 556评论 2 4
  • 阑珊灯火远去的光影,雕刻成昨日的画卷。 寂寞城市凋落的繁华,编织成夜色的霓虹。 轻轻摇曳的舟楫,激起层层涟漪,如蝴...
    清陋阅读 719评论 29 31
  • 金燕西和冷清秋初遇的场景特别像戴望舒写的一首诗《雨巷》,在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孩。不过,电视剧...
    流景景阅读 224评论 0 0
  • 为什么人们不知道和谁倾诉的时候都爱写点什么?也许是想着自己能靠着这一个个方块字把心中的思绪梳理明白,不至于让其混乱无章。
    漫漫走kale阅读 1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