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年我从母校沣惠中学毕业,当时沣惠中学在长安区算得上是名校。附近好多乡镇的学生慕名而来,在学校住宿的学生很多,学习风气非常浓厚。每年中考在全长安县名列前茅。当时九年级有八个班,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校园教室排列整齐,校园非常漂亮,占地面积40多亩,算得上一所大的乡镇中学。满校园的大树和花草,人文气息浓厚,风景如画。虽然教室和桌凳有些简陋,但是那里的一切,让人终生难忘。
然而我与母校有缘。九三年初我毕业,分配到东祝村小学任教。我正对每一天和小屁孩在一起无聊而发牢骚,我也不满意那里的偏僻环境。这时候沣惠中学的“李永”老师想回到他的老家“祝村”任教,刚好我俩对调,所以93年8月底,偶然间我又回到了母校沣惠中学,与母校又续前缘。当时母校有40多个老师,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甚至50岁以上居多,30岁以下的老师几乎没有。我当时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所以学校让我担任团支部书记,英语组教研组长,分别一干就近十年和二十多年。98年申请入党,99年成为正式党员。几十年过去了,期间7个校长陪我们走过沣惠中学!
当初我到沣惠中学,本来我想带理科类什么科目,但当时学校只缺语文和英语老师,无奈我选了八年级英语教学,本来英语是我最不擅长的科目,心里没底,但是比较努力,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料想从九三年从事九年级英语教学一口气带到了2016年中考。20多年就是一瞬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经意间我的青春就撒在了这里!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辉煌的几年吧!90年代我校的综合成绩周围几乎无敌,所向披靡,师生满意,我们自豪,尤其九六年中考我们学校综合成绩全县第二名,我们学校的英语学科还拿了全县第一名,受到学校和上级的嘉奖。当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那时候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中考前几个月九年级全体老师吃住在校,周末几乎一直补课,晚自习要上到快十点钟。记得当时晚上自习经常有老师请假,我由于住在学校,经常做替补人员。冬天经常晚上已经睡了,当时的管九年级教学的主任田平利老师经常就在楼下喊,让我替谁上自习,很烦人又不好意思拒绝。总之我们带了多年的毕业班的老师出了不少力受不少苦,但也收获了不少荣誉。到了90年代末,我校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大批进入,学校的老师达到60多人,学生达到近乎1200人。教师队伍年轻化,充满活力。这时候是我们学校最鼎盛的一段,每年学校都搞很多活动,当时的领导思想也比较前卫吧。有春游,秋游,每周三学校还要举行舞会,经常聚餐。周末和闲暇之余我们还在一起打牌,登山等等。这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里又是我们团队工作和竞赛的场所,群英荟萃人人不服输。当时细柳区五所学校一有统考,我校几乎包揽第一名。当时我们以生活在沣惠中学而感到自豪,也是周围学校老师也无比羡慕!
2000年以后,我们学校大部分老师以校为家,校园里人气十足。一大群小孩玩得很开心。大人们工作之余有打牌的。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聊天的……当时的沣惠中学一切,让人回味无穷。尤其不会忘记几年前去世的胡再权老师,他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他开朗热情,他经常大公无私的帮助每一个师生,谁家两口子打架,胡老师第一个赶到,直到风平浪静,谁家遇到了经济困难,他第一个慷慨解囊。谁家小孩没人照顾,大家都记着胡老师。他也是运动场上的运动健将,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儿童团长,孩子们爱他,老师们爱他,这里的所有人都怀念他!多年来胡老师在这里陪伴着我们大家,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忘年交,我会永远记住你!另外还有沣中第一大厨赵宏伟,旅游组织者张立,沣中诗词作家老许,映像制作人王校长,天籁音乐老师郑阿曼,最热心兄弟老邵,太极掌门人邹强,书法家李振宁老师,新闻记着老史,沣中形象代言人赵小弟,沣中优秀播音员兼作家田蕊利和张平,长跑健将胡伟,登山能手老田,欢乐第一人大象,电脑专家姜拓,杂家老惠,邹大帅,冯才人等等,沣中没了你们任何人会少了几分光彩,有你们才变得有家的感觉,有你们而感到自豪!这所有的一切埋藏在历史长河中!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校的教学楼被定为危房。之后几年我校师生都在活动板房度过。大家过得比较艰苦。2011年后,我们学校得到了重建又回到了崭新的教学楼。之后几年又把操场硬化,校园花园化,环境处处得到修缮,美丽的校园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是从2010年以后.学生数目一年比一年减少。曾经近乎1200名学生的学校,到了2017年不到150名学生。我想可能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大力发展的缘故吧,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大量流失。雪上加霜时代变迁。我们学校周围面临开发,周围村子几乎搬迁完毕,没了学生我的母校沣惠中学即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2019年春节前,全体老师搬家,至那以后我们要在兴隆中学工作。大家心里充满着五味杂陈,不舍和心酸。与其说沣惠中学是我们的单位还不如说它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哪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有我没好的一段回忆,让我最后再看你一眼吧我的母校沣惠中学,我会永远把你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