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志向的人,注定是平庸的。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也只能是星辰一梦,想想而已。
青少年是家庭、国家的未来。梁启超大师那段箴言油然而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每每诵读起大师之箴言,心中便激起一种力量。为师者,当尽己之力,助生成长。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比较迷茫的时段。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看着他们从早到晚也异常辛苦,作为班主任的我,都看着眼里,疼在心里。
怎样激发学生的志向呢?怎么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努力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过年期间的北京冬奥会给了我一个教育的契机。
下课后,我无目的地到班级走走,发现同学们都在讨论他们的同龄者——谷爱凌。一个全球皆知的冬奥冠军,一个18岁的中国美少女,一个妥妥的斯坦福大学学霸。同学们无不欣赏、佩服谷爱凌同学。
我也加入到同学们的讨论中,没想到学生们还愿意接纳我跟他们聊天。这跟我一贯的性格、风格有关。我作为班主任很少有严肃、发火的一面,更多的是微笑地对待同学们。同学们跟我的距离感也就不远了。
在我看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教育机会,但又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我在说教,我还是想出了一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忘记自己是班主任的身份,把自己当做同学们的同学,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对我有防范意识,交流起来也就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果不其然,在交流中,我以谷爱凌同学为主题,谈及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谈到了另一位冬奥冠军——苏翊鸣。这两位同学双双冠军,年龄相仿,也与我现在的学生们年龄相仿。他们的成功无不是辛苦汗水的付出。
下课的时间很短暂,和同学们交流也只有三五分钟,我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没有口号般的狂轰滥炸,只有眉飞色舞再加肢体动作十分夸张地侃侃而谈。我不曾指望一个交谈,就能包治百病,因为教育是慢功夫,是农业。没有冬日的挨冻、春日的播种、夏日的煎熬,哪有秋日的收获。
作为教育的引路人,我只管铺垫、搭建交流平台,以身作则,用自己去影响他人,因为他们的老师也是一个志存高远,同时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频繁的说教也未必就好,一次课间的聊天或许也能在学生们的心田种下志存高远的种子。我坚信我的所有学生都会在未来脚踏实地、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友友们和我多交流,一起努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