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者失之。
这周末我有一个工作面试,怎么说呢,这个工作的笔试已经是两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了,笔试成绩并没有什么优势,算是低分进入面试。能进入面试我很意外,但是既然有了这个机会,还是打算好好把握一下。
大概一个多月以前,知道自己进了面试,我就开始着手面试的学习,刚开始的十来天,我学习的很认真,可是面试时间迟迟不定,后面因为一些事情,我开始不再有认真准备面试的兴致,渐渐松懈。
上周面试时间终于出来了,我也打算趁着这几天好好再准备一下,尽人事听天命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要好好准备时,总是提不起精神,计划全部泡汤,甚至这几天,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凉,身体还感觉有些不舒服,头有些晕晕的,吃饭也不香,每天都只想躺着睡觉。
这几天,好几次我都想强打起精神做些什么,可是最后还是没有打起精神。昨天,再想起这件事,脑子里突然冒出四个字“无所diao谓”,是不是真的无所谓我也不知道,因为坦白说,我也确实设想过如果面试成功,接下来自己的人生之路会是怎样,是否会更安稳一些?
但是,自己内心偶尔又很想要一种自由的生活,又担心自己被某些东西束缚住,纠结又矛盾。昨天的某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会不会想太多了,毕竟那么多人进面试,自己还是排在倒数的,分差也不小,我想这些有的没的会不会太过于自恋了?
我有时候是有些迷信的,比如一些外应,我想会不会考前学习不进去是一种不好的外应,考前身体感觉不舒服会不会也是一种不好的外应?当把这些对应起来时,突然又产生一种很丧的想法:“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今天无意间刷到有个喜欢的博主在讲道德经里的“执者失之,为者败之”,她讲的是关系中不要执着,但却一下子点醒了我,我好像也在一个怪圈里徘徊,我内心既渴望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又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我的痛苦来自于什么都想要的执着。
甚至前者我还未必能得到,我就已经开始患得患失,执着于害怕失去了。此刻,我并不想用什么失去的都是本就不属于你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话语来劝慰自己想开一些,并不是因为此刻我还没有完全失去,而是我想诚实的直面自己的内心。
觉察自己内心的一些念头,我发现其实希望面试能成功和希望自由都是头脑的概念,头脑觉得面试成功了,父母会开心,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以后生活有了保障,踏实稳当,是很好的出路,所以希望自己一定要面试成功。
但同时头脑又因为曾经听过别人说一些稳定工作的弊端,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自己觉得这可能也不是一个好去处,去了很可能就像鸡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同时还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每天被繁乱的事物裹挟,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
这两种念头在头脑中不停的穿行博弈,吵吵嚷嚷,让我的心不得安宁,让我的头脑疲惫不堪。意识到这点,我突然可以很冷静了,这两种念头全部都是由“我”的头脑通过思维过程赋予的定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且十分不确定,本质上来说,属于纯内耗,自寻烦恼,没啥意义。
这种矛盾的心理体验可以存在,我也并不排斥,但是我也并不享受,它确实令我不太舒服,但我也能坦然接受它。接受了好像突然也就不执着了,面试成功很好,失败也很好,无所谓,都是生命体验的一小部分,本质上成功与失败没什么区别。
因为我是来体验人生、游戏人间的,如果对游戏过程中的某一个小道具、小关卡过于执着,那就不是我在玩游戏,而是游戏在控制我,这样何谈自由,何谈体验人生呢?
既然是游戏,那么有道具很好,没有道具也很好,主打一个自由的玩耍,无所谓什么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都是自我定义的概念,为了困住自己,不让自己尽情的玩游戏罢了。
所以无论周末的面试过程如何,结果如何,都无所谓了,我一样好好生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体验人生。不矛盾了,不纠结了,不执着了,也不勉强自己了,无所谓了,怎样的结果我都欣然接受。
执者失之,执着于某一件事,某一个念头,失去的是更广大更开阔的世界,人生不是只有一个选择一条路,何必执着,况且执着也未必能得偿所愿。所以不妨学会无所谓一些吧,尽情的去体验,自由的去玩耍,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最后,希望所有读到此文的人都能不执着于一些不真实的念头,学会无所谓一些,尽情的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