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不黄了?
根据《202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2021年实测输沙量仅有1.71亿吨,较多年黄河来沙均值9.21亿吨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主要归功于黄河治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大约是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还多。筑梯田、修堤坝,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变绿了,黄河水也逐渐变清了。
黄河,之前为何这么“黄”?
①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据资料统计,在治理黄河之前,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如果将这些泥沙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墙,长度可以绕地球27圈之多。
②黄河善淤、善决、善徙,这也是大家对黄河最基本的认知。来自源头的黄河水并不浑浊,水清澈湛蓝。湟水、泾河、无定河、渭河(咸阳)、窟野河等众多来沙量大的支流,使得黄河开始变得浑浊。因此九曲黄河万里沙,并不是黄河本来就黄。真正造就黄河变“黄”的原因主要还是一条条流自黄土高原裹泥带沙的支流汇入,黄河90%的泥沙均来自黄土高原。每逢暴雨,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通过千沟万壑汇入黄河,黄河变得愈来愈黄。
③特别是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村之后,黄河进入了晋陕峡谷河段,这里是主要的产沙区。黄河在黄土高原上深切出晋陕峡谷,它造就了壶口、龙门的奇观,在这里承接大量泥沙,变成了真正的“黄”河。如果按照省区统计,流域内各省区以陕西省来沙量最多,约占全河沙量的41.7%。
④当黄河来到禹门口,这里是晋陕大峡谷的最南端,也是神话传说“鲤鱼跃龙门”的所在地。黄河摆脱峡谷山地的束缚,由两岸峭壁夹峙,突然变得一片平坦,河床也陡然变宽,流速也有所变缓,泥沙也开始积淀。
⑤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经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也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流决口频繁改道,有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模样,黄河中下游变得十分躁动。
千年之问:黄河之水哪里来?
①黄河水不仅变清了,也相对变少了。根据黄河花园口站2000年以来实测,径流量数据相较前期减少了35%,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黄河流域正面临的最大挑战。
②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少了点浪漫。按照《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老师的观点来说,河流并没有以一个固定的“点”为源头,“源头是人自己构造的出来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给黄河之水追溯一个来源,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向青藏高原上的一对“姊妹湖”(扎陵湖与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区的青海省玛多县境,被称为“姊妹湖”。在藏语中“扎陵”表示白色;“鄂陵”表示青色)。
③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河出星宿海”“河出积石山”“重源伏流说”等关于黄河源头的说法层出不穷,积石山、阿尼玛卿山、约古宗列盆地等都曾被官方奉为黄河水之源。纵观不同时代,古代多以“河源唯远”为源头确定法则,同时也不乏地缘政治、神灵祭祀方面的考量。 黄河源的现代考察热点,主要聚焦在几条鄂陵湖以上的支流中。靠北的一条称为扎曲,很短,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等都不及另外几条;最南边的多曲长度和水量尚可,但是从扎陵湖以下才汇入干流,未进入黄河源之争。中间的靠南一条称卡日曲,最长;居中而且沿主流方向自西向东的另一条称玛曲,关于黄河源的争论主要发生在中源玛曲和卡日曲之间。
④黄河源也一样,南部的卡日曲虽然更长,但走向与主流不一致;玛曲的约古宗列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雅拉达泽山,河道顺直,且屹立在格尔木河、长江和黄河三大流域交汇之处,一山分三水更有意义,于是中源玛曲更愿意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
⑤从1952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多次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对于玛曲和卡日曲的长度、流域面积和瞬时流量进行多次测量,最终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竖立河源标志。
黄河,何以成“河”?
①一般来说,河流应该是一个不断汇集水量的过程,但黄河却很特殊。黄河流域多年的平均天然径流量达490亿立方米,当河水来到兰州时,水量已达到317亿立方米,已经是黄河总水量的70%。兰州以上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究竟是如何在1/3的流域面积积蓄如此浩大的水量呢?
②发源自“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拥有丰富的水源,卡日曲及约古宗列曲将其尽数收下,一路东行注入黄河源头两大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大高原淡水湖泊总水储量约15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30%。
③其后鄂陵湖将湖水向东倾泄而出,黄河一路流走东去。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以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这里是黄河源头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又有众多河流汇入黄河。
④黄河奔走了数百公里,来到阿尼玛卿山脉,这里拥有黄河流域最长最大的冰川。雄伟壮丽的阿尼玛卿雪山区,大约有十几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峰,茫茫山岭之上,冰雪连绵,终年不化。黄河似乎想将其全部囊括,竟围绕阿尼玛卿山做了一个180°大转弯后,又掉头向西,主峰玛卿岗日就在黄河大拐弯的中央。
⑤大拐弯不仅裹住了阿尼玛卿山,同时也来到若尔盖湿地,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区。若尔盖湿地约30万公顷,沼泽覆盖率达20~30%,白河、黑河蜿蜒曲折流淌在草原上,牛轭湖星罗棋布,风光无限。黄河来到此处,尽情吮吸着湿地涵养的水分,黄河也逐渐壮大起来。
⑥靠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动补给,黄河水量增长迅速。当来到甘肃后,又有大量支流汇入,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湟水等,南部发源于岷山的大夏河和洮河等,这些支流都在兰州以上河段先后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水量骤然增多。
⑦在特定时间,黄河径流量还会有降水带来的快速补给。2021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严重的“华西秋雨”,黄河中下游出现秋汛洪水,干支流多个水文站出现了建站以来或近40~60年最大流量。
⑧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是黄河流域降水最为充沛的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700mm。黄河干流全长258.8千米,集水面积达4.16平方公里,伊洛河和沁河径流汇入黄河,不仅是黄河的主要水源地区之一,也是下游洪水泛滥的来源。